这里秋景甚好,屋前屋后干净整洁、文明宣传标语和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近日,走进城关镇杨柳社区水土保持区,昔日杂草丛生的小公园,如今“蜕变”成了美丽乡村,处处即景。沿着杨柳大道一路前行,都可以看到这些可喜变化,随着城关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较之前有了质的变化。
连月来,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提高村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关镇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围绕村庄清洁、垃圾分类、乡风文明等方面着手,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全力建设新“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以前这条路是泥路,杂草丛生,看着不美观,给村民出行也带来很大不便。”村民谭香美回忆起3年前刚家乡通村路的情形,让她感慨万千。而近几年来,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也让这美丽乡村比城市里多了静谧悠然。
今年以来,杨柳社区围绕打造杨柳乡村振兴示范园良好契机,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村庄文化,以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力构建“山、水、田、园、林、村”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杨柳社区党支部书记彭方斌介绍,该村围绕镇党委“三区一带”总体思路,聘请专业团队对杨柳社区进行了近、中、远期规划,打造了秦巴风情园、杨柳生态园,筹建了1000亩车厘子采摘园,规划建设了三条环村道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大街小巷道路基本全部实现硬底化。
硬件完善了软件不能落下,在太阳村的村组院落会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建美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评比正如火如荼进行,各村民小组按照“庭院美、居室净、家风好”的评比标准,充分酝酿评比,评选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最美家庭”。
“这个季度我家也被评为‘最美庭院’,挂上了‘流动红旗’,真是太开心了!”近日,太阳村村民毛益军看着手中的“流动红旗”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把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搞好,争取让“流动红旗”能长期留在自己家。
为实现环境卫生整治人人参与,进一步提升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取环境卫生评比“最美家庭”形式,对评分高的农户挂上“流动红旗”,将“流动红旗”获得次数纳入积分,依据积分多少,到村(社区)爱心超市兑换到实用的实物奖励,以此实现家庭环境卫生从“要我扫”向“我要扫”转变。农户自觉开展自家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不仅促使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全面激发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讲卫生、学典型、赶先进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先锋队’,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太阳村党支部书记李江清说道:“我们组织党员、村干部、志愿者等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并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在一次次的耐心交谈中,村民们也慢慢转变了观念,自觉开展房前屋后杂物、垃圾清理工作。”
2021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八清一改一绿化”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好县上“三个为主、三个结合、三个注重”,广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通过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的长效治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升城乡文明水平,保障人居环境。
该镇以村(社区)为单位,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政策宣讲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号召社会爱心人士、热心人士参与其中,组织村民、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护林员等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彻底清理河沟水渠、村前屋后、道路两侧等卫生死角垃圾,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贴小广告等,不断扮靓辖区人居环境。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微信、QQ工作群,“线下”镇村大喇叭、宣传栏、村组院落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同时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共建、共享,让党员群众自觉成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参与者、建设者,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开展,村庄、街道变得焕然一新,河沟小溪回归本源,群众的环境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处处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