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池镇堰坪村党支部坚持“抓党建、育能人、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用活“支部+”模式,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被授予为省级卫生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2021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农旅融合示范村。
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引领,引进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莲花山500亩车厘子观光园、200亩富硒产业园和特色种植产业园,打造观光茶园200亩,带动周围农户15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增收4000元。累计争取实施各类项目25个,财政投入资金超过2500万元,分别建成2公里通组路、3.5公里产业路、1座便民桥、3处安全饮水工程、1处水利喷灌项目、140个农业设施大棚。
建强人才队伍,提升振兴动力。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对村“两委”干部实现全覆盖轮训,提升他们理解政策、找准产业的能力。推荐到金坛、延安、河海大学等地,参观学习当地农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的先进做法。引进黄志波、张莉、陈向阳、周汉兵等致富能人,发挥能人在知识、技术、销售、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有效带动、促进村民增收。
丰富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三开一承接”(开展道德评议、开放阅览室、开办农民夜校、承接文化下乡)等活动,把思想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吸引村民广泛参与,使村民在自觉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不断增强“堰坪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营造出“爱堰坪、勤劳动、尚节俭、守法纪、和邻里”的良好氛围。
践行绿色发展,打造和谐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郭家坝“白鹭滩”等区域生态保护,保护原生态竹海风貌,发展“温和型”田园观光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契机,采取农户配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果林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夯实组织堡垒,凝聚工作合力。按照选优“两委”班子、配强支部书记、育好村级后备的原则,对原班子进行了优化调整,现有“两委”成员7人,后备干部4名。班子发展思路清晰、团结协作配合,是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基层组织“先锋队”。紧抓武汉理工大学、市科技局、县交通局中、市、县三级包抓契机,通过整合力量、夯实责任、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四支队伍”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深化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和延伸带到村级基层治理的末梢,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