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省市县安排部署,扎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县委编办以“心系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开新局”为主线,聚焦民生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办实百姓民生事。县委编办自今年4月包联喜河镇长阳村以来,不断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包联帮扶工作,先后为包联村签订一名稳定用工,为驻村工作队解决后勤保障问题;针对雨季较长,村民出行困难等问题,根据群众实际所需,定制雨伞250把,并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的形式“送伞上门”,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对包联工作的满意度;为激励鼓励包联村村民大力发展产业,推进村域产业发展,通过多次召开主任扩大会,结合长阳村实际拟定产业奖补方案,发放产业奖补资金3万余元,通过奖补活动,增加了群众收入,提升了群众发展产业热情。截至目前,县委编办在助力乡村振兴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10个,开展“送学送教”、环境卫生整治等实践活动4次,全办干部参与,投入资金10万余元,惠及群众700余人。
办妥群众暖心事。今年以来县委编办紧密结合城关镇二里社区实际情况,强化驻地意识,主动担当作为,紧扣“平台共建、事务共治、成果共享”社会治理目标,先后协助二里社区健全完善 “文化引领、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民生保障、居民自治”6项制度,同步组建“文化引领志愿服务队、治安防控志愿服务队、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矛盾调处志愿服务队、民生保障志愿服务队、居民自治志愿服务队”6支志愿服务队伍,梳理社区和居民需求,建立在职党员服务台账,全办8名党员结合个人特长全部到社区报到领岗,开展志愿活动3次,有效促进了各类共驻共建活动落实见效。
办好便民利民事。以实名制管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和党政群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把“自己多跑路、部门少跑腿”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围绕“只跑一次、立等可取”的目标,不断优化办事环节、程序,明确办理业务流程,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限,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现场办理事项做到即时办结;对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全面解答,并安排专人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指导填报资料,整理归纳常见问题,编制解答文档,让办事群众一看就懂;对在网上办理事项做到一对一细心指导,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受理、审查、核准均网上办理,实现群众办事“不跑路”。自4月份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办理用编手续400余人,下编手续200余人;累计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社会信用代码登记变更登记56家、注销1家、年报16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