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喜河镇:首批秋蚕迎共育,小蚕挣出大“钱”景

时间:2021-09-06 14:09作者:王玉鑫源自:喜河镇

近期,连日强降雨导致灾情频发,但对喜河镇蚕桑产业发展影响并不是很大,蚕农养蚕积极性依旧很高,全镇第一批秋蚕共发出蚕种544张。为提高小蚕成活率,该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行小蚕共育,有效提升养蚕经济效益。

喜河镇双沟村的小蚕共育基地,就是全镇的成功范例。两间修缮整洁的共育室内,120余张小蚕扭动着赤褐色的身躯,密密麻麻地布满蚕盘,蚕农们正在匀蚕、消毒,给成蚁的小蚕喂养碎桑叶。今年第一批秋蚕破卵而出喜迎共育,给因连日阴雨而担忧的农户带来了极大慰藉。

“小蚕共育这个技术还是比较适合农户的,如果是蚕农自己养的话,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配套技术也跟不上,经济效益就提不到那么高。”双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曹兆庆介绍说。他是养蚕近二十年的老蚕农,也是村上有名的养蚕大户,自从建立小蚕共育基地和蚕桑专业合作社以来,他个人承包近30亩桑园,饲养30余张蚕种,还动员村上30余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再就业。

双沟村地处山区,受生产条件限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益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许多农户的土地和住房闲置。该村党支部大力倡导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借助扶贫政策东风,新建桑园500亩,并于2018年建设占地520平米的小蚕共育基地,推行小蚕共育技术,由合作社统一将蚕种孵化成小蚕并饲养到3龄蚕后,再分发给蚕农饲养,以提高小蚕饲养成活率。目前,双沟村共有8个养蚕大户,每户饲养蚕种30张以上,平均1张可实现增收2500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带动村里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享受共育技术的红利,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和成本,还成功探索出契合双沟村发展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靠山吃山的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缕缕桑风,声声蚕韵,小蚕也能挣出大“钱”景。据悉,目前全镇建有桑园1400余亩,培育养蚕大户22户,引导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2个,带动养蚕户269户,蚕桑产业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供、销体系,正逐步让蚕桑产业成为该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