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安康这个“厉害宝宝”,从古至今都是“网红”!

时间:2021-08-11 16:02作者:邓曦源自: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一说道蚕,谁还没点儿时回忆呢

但是你们知道咱安康的蚕宝宝

有多厉害吗

因为它从古至今都是网红

↓↓↓

“鎏金铜蚕”1984年在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出土,为西汉时代物品,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石泉自古养蚕业就很兴盛,至汉代达到高峰,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还经丝绸之路行销西亚、中亚和欧洲。“鎏金铜蚕”是汉代养蚕缫丝兴盛的代表文物,也是汉水流域丝绸文化渊源的标志。

2017年以来,高起点、大手笔启动的中国•金蚕特色小镇建设,以“蚕桑特色产业+康养休闲旅游”产业为支撑、以“鎏金铜蚕·丝路之源”特色文化为内核,推动形成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和“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国家级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国家级文化旅游名镇,努力建成丝绸之路源点的国际名片、中华文明进程的历史地标、陕西产镇融合的发展典范、陕南三生一体的创新模板,力促“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县域振兴”。

如今

安康依托蚕桑产业这张名片

打造出新的无限可能

第十八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吉祥物“灿宝”

今天

新闻897就带着大家

一起了解咱安康的蚕宝宝

安康市汉滨区怡鑫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坐落在五里镇张营村西坡,这里丘坡纵横,土壤肥沃,适合于桑树生长。

公司总经理 张乐(录音): 我们公司2015年开始流转土地,流转1000亩,蚕室是1300平方米。按今年的茧价,年产值就是80万,带动在这务工的200余人次。

张乐告诉记者,随着蚕茧市场逐渐回暖,公司抢抓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加快蚕桑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建设集中饲养标准化厂房1300平方米,运用省力化蚕台,每年可实现循环多批次饲养。

在“丝路之源,金蚕之乡”的石泉县,现有桑园面积7万亩,其中优质密植桑园5万亩,养蚕农户近万户,年养蚕量7万张以上,年产鲜茧3000吨以上。

“桑旅融合”已见成效的池河镇明星村,依托万亩桑海大地景观,开发鎏金铜蚕文化,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要素,建成了“沧海桑田·乡村明星”醉美桑海博览园景区,通过景区带动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繁荣、农民增收致富。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党支部书记 刘家满(录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咱们推行了农旅融合,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持股,成立了“明星沧海桑田”旅游公司。去年的“十一”顺利开园,到目前接待的游客有20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0万,带动村民在景区就业200多人。

为利用发展好蚕桑资源,安康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延长蚕桑产业链,提高其整体效益。

石泉县珍爱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就是一家以桑叶产品研发为主的企业,已研制出桑叶粉、桑叶糕点、桑叶茶等三大系列产品投放市场。

石泉县珍爱生态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 王一珍(录音):按照我们设置的产量,一天可以消耗25吨的鲜桑叶,年产值可以达到几个亿。现在的产值一年大概四五千万。

要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就必须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已经有60多年发展历程的安康市蚕种场,担负着我市蚕桑产业品种资源保护和一代杂交种的推广技术服务。

在蚕种场不同的生产车间里,蚕从卵到幼虫、蛹、成虫,每个过程都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精细把关。

安康市蚕种场党委书记 场长 张保华(录音):我们以科研为先导,狠抓过程管理,给蚕农提供的蚕种都是丝质优、抗性好、产量高的蚕种,深受蚕农和丝厂的好评,为市内蚕桑发展提供保证的基础上,我们还每年出口三到五万张蚕种到中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紧密融合。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市蚕桑产业已形成育苗栽桑、养蚕制种、收烘缫丝、捻丝织绸、副产品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目前,安康市桑园面积稳定在15万亩、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成为乡村振兴中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蚕种场蚕种生产量基本稳定在30万张左右,生产推广优良蚕品种明丰×春玉、菁松×皓月等经国家鉴定的优质高产品种。已初步成为全国优质家蚕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在做好蚕种生产的同时,还利用削口茧开发生产出蚕丝被、桑叶茶、蚕沙枕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在加快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中,进一步明确了以基地建设、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为重点,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促进蚕桑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康市蚕桑中心主任 张京国(录音):到“十四五”末,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22万亩以上,年养蚕20万张,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和优质蚕种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