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羊肚菌,牵起苏陕两地情

时间:2021-08-02 11:13作者:赵鹤茂 王慰东源自:常州晚报

“今年亩产达500斤,亩净效益超过1.8万元。张教授,特别要感谢您的远程技术指导!”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中池镇堰坪村羊肚菌种植大户蔡明军,前段时间通过微信向金坛区园艺技术指导站站长张洪海报喜并致谢,他在桑园套种的50亩羊肚菌第一年就获得成功。

年过半百,报名支农

金坛区与石泉、宁陕两县,是苏陕协作结对帮扶单位。2018年10月,已是教授级农业推广研究员的张洪海,在金坛农业农村局第一个主动报名,并率农业工作组赴安康宁陕、石泉两县开展产业技术帮扶。每周工作日在宁陕,双休日到石泉,年过半百的张洪海不是在种植户田头,就是奔波在两县的路上。

“我和工作组成员走访石泉县各镇现代农业园区时,看到当地农民自发种植了500多亩羊肚菌。”张洪海说,这一发现让他很是兴奋,因为羊肚菌是他近几年研究并在金坛推广的新兴产业。早些年,张洪海利用闲置的育秧大棚成功引种羊肚菌,亩净效益达2万元,成为当地一项致富产业。

石泉县地处陕南,处处青山绿水环绕,种植羊肚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羊肚菌被称为“菌中皇后”,是宴席上的珍品。但当地农民对羊肚菌种植技术掌握得参差不齐,也是农业推广部门的短板,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张洪海与工作组一行几人,一面调研菇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面上山采集部分野生菌种进行培育。那段时间的双休日,张洪海先后走访城关镇、后柳镇、中池镇、曾溪镇、云雾山镇等现代农业园区,还在大棚与伦敦残奥会冠军夏江波等羊肚菌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技术。

五次下乡,挽回损失

2019年3月16日,中池镇堰坪村羊肚菌种植户陈向国、蔡明军的15亩大棚,因管理失误一个菇也没出。两个人心里十分着急,尝试着向苏陕协作支农工作组求援。张洪海先后5次下乡,终于找到具体原因,通过24小时实时电话和微信指导,成功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事后,陈向国、蔡明军为苏陕协作支农工作组送来了写有“贴心指导、真情帮扶”8个大字的锦旗。时任常州市食用菌技术协会会长的张洪海和他的团队,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先进团队,是江苏省当年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集体。

张洪海及时与种植户一起总结羊肚菌种植过程中大棚温度、温度技术要点,完善菌种生产技术方案。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正是羊肚菌生产管理关键时期,张洪海利用微信指导宁陕、石泉两县1200多亩羊肚菌种植户浇出菇水、防低温冻害、应对常见虫害防治。

桑园套种,获得双赢

去年4月,张洪海完成为期一年半的赴陕支农工作,回到金坛,但他的帮扶工作一直没断,几乎每天都要回复石泉、宁陕两县菇农、菜农和茶农的技术咨询电话和微信。

石泉县是中国西部第一养蚕大县,有“金蚕之乡、丝路之源”的美称,桑园面积达7万亩以上。受在金坛利用闲置育秧大棚种植羊肚菌的启发,张洪海建议宁陕、石泉两县菇农利用河海大学扶持项目,在桑园套种羊肚菌。

“采桑养蚕在5月至10月,11月到来年4月桑园基本空闲,而羊肚菌生长期为11月底至次年3月底,正好打了个‘时间差’。”张洪海说,这不仅在时间、资金和用工等方面形成互补,关键是对山地多、耕地少的地方来讲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人工种植羊肚菌采用绿色有机路径,用谷壳和木屑等原料经高温杀菌后发酵制成的营养包,无毒无害无残留,对桑园没有任何污染。”张洪海表示,桑园套种羊肚菌技术的试验成功,为石泉县桑园复合高效利用创造了新的模式。肥沃的桑园为羊肚菌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地力,羊肚菌后期水分管理也有利于桑树的萌动和生长。明年,他将在石泉、宁陕多点布局和示范,扩大羊肚菌产业规模,提高石泉县蚕桑产业和蚕农综合收益,从而促进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原文链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wb/html/2021-08/02/content_411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