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城关镇:做活家庭小作坊 开拓增收新途径

时间:2021-04-14 17:19作者:董长松源自:城关镇

“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实在没办法全职务工,社区家庭工坊成立后,我每天在家里制作三四小时,每月有近千元收入。这样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还可以补贴家用。”家住城关镇双沟安置社区的周友慧介绍到。通过家庭工坊,她将电子线束带回家里,抽闲暇时间制作。这样生活工作两头都能“兼顾”工作让周友慧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像周友慧这样的家庭,在搬迁社区还有很多。

为巩固脱贫成效,让搬迁居家的群体能快速融入到社区生活,城关镇“量体裁衣”,出台多种搬迁后扶举措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问题。为考虑很多像周友慧照顾孩子或者不能全职务工的家庭,政府主导量身定制了“家庭工坊”,让他们居家就能就业增收。

“家庭工坊”组织形式简单,场地限制少,就业灵活,是居家的妇女、腿脚不灵便等特殊人群在家灵活就业首选。就业群体可自建家庭工坊,或者通过家庭工坊直接就业,将原材料带回家中,灵活利用碎片时间,按工艺要求制作完成后,再交给社区工厂验收,即刻按量领取相应报酬。

为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抓好电子线束产业增产扩面,镇政府对成立家庭工坊给予资金扶持,根据开办的时间、规模给予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居民主动发展。同时,政府将技能培训延伸到村(社区),免费组织多场次电子线束制作专题培训,邀请意向就业人员参观社区工厂,补齐居家就业群众劳动力技能短板,让群众居家就业“无缝衔接”。

据悉,该镇年内将新建电子线束社区工厂5家,打造了“家庭工坊”2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基本实现100户以上移民搬迁新社区工厂的全覆盖。随着“家庭工坊”扩大覆盖,将有效解决搬迁、留守群众照顾家庭与就近就业的矛盾,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