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健康发展。石泉县坚持以“三字要诀”为抓手,扎实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清收工作,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就业为本,着力实现双赢局面。抓好农产业发展,按照“三有四扶五带动”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桑、畜、菜、魔芋、中药材、干鲜果茶等产业,精准实施一户多业帮扶,形成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截至目前,有劳动能力的10282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抓好旅游业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紧扣 “三宜”石泉发展定位,坚持生态优先、旅游带动、园区承载、融合发展,先后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4个、国家AAA级景区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8个。截至目前,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1700户。抓好创业就业工作,深入实施“三百三千”创业、创业服务典型示范、劳务市场统筹就业、技能培训、就业脱贫五大工程,加大县内就业岗位开发、县外用人单位联系,实施订单式培训和技能提升行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4375人、技能培训533人次、创业培训125人次,新增自主创业51人,实现扶贫小额信贷与产业健康发展的双赢工作格局。
风险防控为要,着力降低预期风险。实施提前介入机制,大力开展扶贫信贷风险分析、监测、预警工作,在贷款到期两个月前,采用“政府+银行+帮扶干部” 模式,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入户等方式,提醒借款主体按时还款。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出台《石泉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整合资金注入风险补偿基金账户,保障风险基金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落实风险补偿基金731.63 万元。推行分类清收机制,按照“应收尽收”原则,把即将到期的贷款对象标注为放心户、关注户及重点户,逐户制定清收措施。对有能力还款贫困户,做到应还尽还;对暂时有困难,且符合续贷、展期条件贫困贷款户,办理续贷、展期手续;对无法偿还的贷款贫困户,按程序启动风险补偿基金。截至目前,全县办理续贷421笔,办理展期38笔,风险补偿金补偿4笔,有效降低了贷款户逾期及银行坏账风险。
组织保障为基,着力提升工作成效。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和联合清收工作组,统筹协调全县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定期听取还贷情况,及时研判处置方法,并充分发挥扶贫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作用,督促借款贫困户按期还款用好宣传动员,灵活运用微信、村委广播、宣传单等资源,配合银行上门走访,全方位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消除少数贫困户“有借无还”等错误思想,营造诚实守信的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入户宣传3.6万人次、新媒介宣传0.7万余次。严格督查考核,将清收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实行“一月一提醒、一月一督办”工作制度,责任夯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有力推进小额扶贫信贷工作。截至目前,发送督办提醒函9次,确保了扶贫信贷应还尽还,提升了信贷清收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