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福星村,成片的烤烟长势喜人,一簇簇墨绿的烟株从田间延伸到地头,烟叶宽大肥实,烤烟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20余名烟农正在采摘烟叶,沐浴着烈日的阳光,他们的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容,这预示着今年烤烟要大获丰收。
烟农丰收的喜悦要得益于一个人,一个年轻又有着朝气活力的村支部书记——张浩,年仅25岁的他已经有了4年的村干部工作经验,村里每一处都有他走过的脚印。
2016年10月1日是张浩第一天在福星村上班的日子,那时的他还只是一名文书,负责全村各类文书、材料的起草、整理工作,上传下达有关材料、报告各种通知精神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被村民推荐为村主任,他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就重了起来,他在主持全村工作的同时,也包联了7户贫困户,繁重的任务并没有压垮他,反而练就了张浩一身本领。2019年,张浩不负众望成了村上的支部书记,此时的他已被磨练出更加锐利的头脑和眼光,今年3月,在领导的建议下,在村民的支持下,张浩带头发展起了烤烟产业,这一产业成为福星村的“福星”产业。
“前期我经过了大量考察,并邀请了烟草局公司领导来我们这里考察,发现我们这里非常适合种烤烟,而且这项产业是一项稳定收入,我们种植的烤烟与烟草公司签订的有合同,只要烟叶烘烤成功,我们就把成熟的烤烟卖给烟草公司,每亩烤烟产值在4000元左右”,张浩信誓旦旦地说道。
为发展烤烟产业,张浩流转了50亩土地集中种植烤烟,并建立了100平方米左右的烤烟房,同时,邀请县烟草局技术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烟农种植烤烟,在张浩和技术员的努力下,烟农们在种植、采编、烘烤、装炉上越来越熟练,烤烟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目前,正值烤烟丰收季,部分烟农第一炉烤烟已经烘烤出炉,烤房内整整齐齐挂满了烘烤好的金黄色烟叶,整个烘烤点散发着烟叶香味。看着金灿灿的烟叶子,村民贺大全比张浩还要开心。
今年受疫情影响,贺大全本来想外出务工却错过了时间,加上他年级大了,更不好找活干,就在他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张浩找到了他,劝说贺大全去他的烤烟地工作,按天结算工资,就这样,贺大全的收入一下就有了着落。
“我在这里干了70多天,已经挣了7000多元了,在这里干离家近,挣的钱想买啥就买啥,还能余下不少嘞。”贺大全乐呵呵地说道。
而像贺大全这样在烤烟地里干的村民还有29人,其中贫困户22名,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平均每月增收1500元左右。
为保证烘烤的烟叶顺利完成烘烤,张浩时刻关注烟叶的烘烤情况,适时添加燃煤,保证烤房烘烤温度正常。对于今年的烤烟收成,张浩充满信心。
问起张浩发展烤烟的初衷,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是土生土长的福星人,我的一切都是福星村带给我的,作为支部书记,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希望更多的村民能加入到发展烤烟产业的行列中来,我也相信我们的福星村肯定会越来越好。”
“张书记是我们村的‘福星书记’,有他带领,福星村肯定会越来越好!”村民赞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