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各驻村工作队:
为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扶贫产业园带贫作用,进一步扩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增强内生动力为关键,坚持内生为主与外力为辅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整体提升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底前,建成扶贫产业园20个,实现村村有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村有引领发展的经营主体,村村有带贫益贫扶贫产业园。产业扶持对象户户有长效产业,户户有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
三、建园方式
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贫困户向园区集中、政策资源向园区集中的办法分类建设扶贫产业园。
(一)按产业类别建园。按照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分类建园,实行种养结合或农旅融合建园。
(二)按地域范围建园。实施联户建园、分村建园、联村建园,也可跨村连片建园。
(三)按带动主体建园。可实行村党支部带动贫困户建园、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企业大户建园、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建园、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建园,也可实行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建园。
四、利益机制
(一)土地入股增收。群众以土地入股,参与产业基地建设及经营管理。在生产经营中,实行种苗统一引进、农资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统一防治、商标统一使用、包装统一制作、产品统一销售、盈余统一分配的“八统一”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收入,也可将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
(二)产业托管增收。对于无劳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将贫困户购置的畜禽种苗等生产资料交由经营主体统一托养,并签订《产业托管协议》或《代种代养协议》,按照投入比例进行收益分红。
(三)入股合作增收。将贫困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贫困户资源、资产、资金折股量化后入股到扶贫产业园,按时按比例给贫困户分红。
(四)产业用工增收。村扶贫产业园要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并签订3年以上《产业务工合同》,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联村领导为成员的扶贫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镇扶贫产业园建设及管理运行工作。各村成立以工作队长为组长的扶贫产业园工作小组,负责扶贫产业园的具体工作。
(二)强化合作意识。各相关站办所要充分认识扶贫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科学使用产业扶贫资金、合理分配产业技术服务力量,统筹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
(三)狠抓责任落实。各村要建立扶贫产业园带贫长效机制,完善产业规划,对接项目资金,组织项目实施。镇农综站、镇纪委办要加强督查检查,对扶贫产业园建设滞后村的要通报批评,对不作为慢作为的严格问责,确保扶贫产业园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快速推进、全面落实、成效明显。
中池镇人民政府
202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