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池镇在“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中,把握“抓强产业、抓实就业、抓好服务、严防返贫”关键要义,夯实责任、精细施工、销号管理、倒逼落实,精准打好组合拳,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脱贫攻坚使命任务。
抓强产业。脱贫看收入,收入靠产业,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根本之策,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中池镇克服疫情影响,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全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先后精细管理密植桑园7000亩、发展中药材1000亩、优质蜂糖李600亩、订单黑花生七彩花生500亩、订单辣椒300亩、虾稻养殖共育200亩、金丝皇菊100亩,建成各类园区21个,并大力实施产业提升、送技上门、主体培育等措施,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此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抓实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最有效的巩固脱贫成果方式。中池镇千方百计联系石泉籍能人、联系友好合作企业,尽最大力度有组织输送就业,中池军民村能人周汉兵自3月下旬以来就吸纳600多人到北京、山东、天津、河北等工地稳定务工,90后中池茨坪村小伙周文创业建千亩中药材基地,每天40多个工人务工已干了三个多月,中池社区工厂毛绒玩具企业40多名工人每月都有2000多元到3000多元工资,吸纳搬迁群众及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照顾了家庭,且收入稳定。
抓好服务。脱贫攻坚成效好不好、能不能巩固,干部为民服务情怀和真正作为很重要。中池镇全镇上下把推动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为广大群众就业提供信息和对接服务,为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人员转型进行创业服务等作为工作重中之重,镇村干部一体长驻在村、工作任务量化到村、领导跟进服务到村,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发展的精气神更足了,事情理得更顺了,工作作风成效及质量水平更好了。东沙河村退役返乡党员刘声波受疫情影响未能外出,村支部上门服务,一起谈打算、议方案,后商定建100亩稻虾共育基地,目前虾苗投放到位,正栽植秧苗,刘声波内心受到感召,加之工作需要还进入了村支委。青泥涧村是个传统养蚕大村,今年,该村把抓张产及提质增效作为突破的重点,主抓小蚕共育,想尽办法筹措资金8.2万元安装小蚕饲育恒温系统及自动饲育设备,目前300张早春蚕共育长势良好,丰收增产在望。
严防返贫。做实脱贫攻坚“下半篇文章”,建立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意外性因素返贫致贫尤为重要。中池镇夯实“三排查三清零”工作责任,紧盯未脱贫户、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三类重点对象,采取“人盯人”“一对一”精准帮扶,实行一月一次对标研判,一户一套脱贫措施,一户一人精准包抓,深入分析存在的短板问题,评估好每一户的产业发展、就业务工及政策享受情况,确保选择的产业有特色、可持续,就业能稳定、可增收,并最大力度进行“志智”双扶激活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村能人的“双带”作用,在典型示范、组织动员和引领推进中积极抓取群众的情感导向,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实现经济脱贫、思想脱贫和文化脱贫,确保“扶上马”愿意动,“送一程”自主干,精准精细精致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