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后柳镇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全力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锻造一支铁军。从人员安排、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扶贫队伍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小调整,将作风硬、能力强的干部派驻到村,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通过联村领导讲、队长组织学、队员自己学等方式,督促工作队员领会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理解扶贫政策核心内容。开展常态化培训,给新队员讲政策、提志气。建立“老带新”互帮互促机制,帮助新队员在干中学、干中练,确保驻村工作队员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
紧扣两个重点。瞄准稳定增收目标,狠抓稳就业、兴产业两大任务,千方百计带动群众增收。做好就业“传声筒”,成立14支创业就业服务队,镇村联动、灵通讯息,无缝对接岗位需求和就业需求,引导群众本地务工。当好发展“指导员”,各村在三年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2020年产业发展进行细化,坚持能人带动、抱团发展、长短结合、一村一品,逐户明确发展思路,抢抓时机发展产业。
狠抓三处关键。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地、服务落细三个方面,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责任书”,实行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联村、工作队长主抓,并成立7个督战组到工作一线开展督导,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绘制“作战图”,深化“三比一提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对标对表查摆问题,逐项逐户制定措施,用好用活政策红利,确保脱贫户不返贫、监测户不致贫、在册户能脱贫。锚定“总航标”,以群众需求为第一选择,坚持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提供政策咨询、代办跑腿等服务,提升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用好四大载体。采取智慧党建学知识、农民夜校教技术、道德评议亮典型、爱心超市奖先进的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精粹和通俗相结合,通过送教上门、现场讲解、网络直播的方式,2020年该镇已开展产业技术培训20余次。结合中心工作组织专题志愿服务6次,推进民风建设,积极选树先进、帮包后进,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工作纳入爱心积分评定管理办法,多角度引导劳动致富,激发脱贫活力,帮助群众找到增收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