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柳镇:身残志坚 靠双手甩掉“贫困帽”的“老徐”

时间:2020-03-23 11:32作者:刘天天源自:后柳镇

天微微亮,太阳还没升起,鸟儿欢快的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此刻,“老徐”已把50只小鸡和3头猪喂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

村里人聊起他来都称赞不已,“老徐”本名徐兴亮,是石泉县后柳镇金齐村村民,家中7口人,他本人言语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言语表达,配偶与父亲也患有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母亲高龄且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家中尚有3个上学的孩子,家住海拔1100米的黄池山腰。勤劳务实这话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村里人农忙时节忙不过来了,他就热心的给别人帮忙,“老徐、老徐”这个称呼就被大家这样传开了。

徐兴亮所在的金齐村位于石泉县后柳镇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呈三山夹一河之势,地处高山地带,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由于他家人口多、劳动力少、交通条件落后,2017年,徐兴亮一户被纳入贫困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齐村以“扶志六法”为抓手,对贫困群众进行“志智”双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经常向他讲解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教育扶持等政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徐兴亮办理了小额信贷贴息贷款5万元,在后柳水乡根艺奇石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根艺奇石店,后柳镇政府为其减免三年租金,并给予3000元装修补助。

据金齐村驻村工作队长周晓介绍,“他们夫妻二人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种植白芨、魔芋及传统农作物,养鸡、养猪、养蜂,还在家里自制玉米酒、手工粉条进行销售,只要能增加收入,再苦再累,夫妻二人从来不抱怨不放弃,收入越来越多,是村民口中实在的勤快人” 。2017年底,徐兴亮在县城移民搬迁安置小区购置了新房,住进新房的那一刻,徐兴亮激动不已,回望自己来时的路,只觉得心酸,但更多的是高兴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感谢党委政府,在我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工作队鼓励和支持我发展产业,终于让我摘掉了这顶贫困帽。今后我会继续努力,相信只要我身体好,再苦再累都不怕,日子也会越来越好”。2018年,在金齐村脱贫达标退出会议上,徐兴亮向金齐村驻村工作队提交了退出贫困户申请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徐兴亮一家正式退出贫困户。

2019年,徐兴亮作为脱贫户代表参加了石泉县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为其颁发了“自强标兵”,后又被评为安康市“自强标兵”。

“我初步算了下,2019年我们家的纯收入有六万多,2020年我们要更努力,今年我种了9亩魔芋、3亩茶树、2亩白芨、19亩拐枣、3亩玉米、1.5亩油菜,等再过一段时间准备再养几头猪和50只鸡,加上平时我开通村客运,预计收入能有7万多吧”,徐兴亮跟笔者计算着各类收入,满眼看到的都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