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已经做好的苗床,你刚才走过的那些地,去年已经种过辣椒,今年必须要换个地方,苗才长得好!”
“今年我打算种5亩辣椒,还打算种两亩林下魔芋,现在政府有好政策,我自己在加把力,脱贫都是自己奔出来的。”
这是城关镇五三村的村民吕隆弟正在向脱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边展示刚准备好育辣椒的“苗床”,一边介绍着自己的“育苗”经。
2016年,吕隆弟家庭离异,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因家庭贫困进入贫困系统;2018年脱贫,短短三年里,他带着孩子从无到有,从贫困家庭的边缘成为村上脱贫致富的典型。
在2016年以前,因为要照看年幼的孩子,吕隆弟找工作多次都被拒之门外。心灰意冷的吕隆弟返回五三村老家,重拾父辈留下的5亩土地,开始种地谋生,因为没人指导,传统的种植没有带来丰厚的收入。
在五三村脱贫工作队的努力下,支部书记向凤林多次找到吕隆弟,不厌其烦地给他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动员他将土地用来发展辣椒产业。吕隆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试种了一亩地的辣椒。因他本人也善于钻研,第一年便有了不错的收成。他本人说道,“开始我也不怎么在意,但想着有奖补,我也有多年种植的经验,便试试看,没想到还不错,一亩地辣椒第一年便赚了3000元。”
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吕隆弟一鼓作气,主动找到村委会,要求扩大发展。自己的土地不够,吕隆弟便将哥哥土地流转,一口气种下了7亩地的辣椒。村工作队主动联系收购公司,为其配发辣椒种子,并签订订单合同。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细心的照看。待到收购季节,更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为了能赶上第二天清晨收购公司的收购车,甚至晚上打着探照灯,在田间采摘辣椒。
吕隆弟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回报,他家的7亩辣椒喜获丰收,按照每斤1.5元的订单收购价,光辣椒收入就有3万元。此外他还种了2亩有茄子。按照脱贫奖补政策,2019年他获得了51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给别人打工一年也两三万元,现在在家里一年毛收入就有4万元,还能照顾到孩子”,吕隆弟说在嘴里,喜在心里。
谈到今年的发展,吕隆弟更是信心满满,“我今年打算种5亩辣椒,要把产量提上去,另外还准备发展2亩林下魔芋,明年还准备再买个农用车。”有了发展的盼头,吕隆弟也主动忙碌起来,他还购置旋耕机,在农闲季节,帮助邻里乡亲耕地,打点零工,挣补贴一些家用。
令吕隆弟骄傲的是,儿子小吕在自己的影响下,养成了自律自学的良好习惯。在疫情防控未开学这段时间,爸爸在山上干活,小吕就主动在家上网课。小吕的学习成绩很好,门门功课都得到了A的评价,家里的奖状也是贴满的客厅墙壁。
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吕隆弟辣椒种的好已在这个小山村远近闻名。又到春耕播种季节,吕隆弟便被早早的“预定”了,众多邻里乡亲请他帮忙育苗。吕隆弟也乐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他说,“我现在发展起来了,都是乡亲们拉我一把,我一定也要带动大家一起发展”。
据五三村支部书记向凤林介绍:五三村是农业大村,原来村上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通过近几年的帮扶,一些劳动力出现了回流,像吕隆弟回家发展还有好几户,都在工作队的引导带动下,发展起种养产业。2019年在经济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协会的带动下,五三村发展魔芋150亩,辣椒65亩,茄子38.5亩,都是订单农业,为每户种植户带来不低于3000元的直接收入。
有了这些“能人”的示范带动,五三村民风也逐年转好,原来三三两两的上访、三五成群的打牌也不见了踪影,大家都用自己的双手争取着美好生活,暗地里比着干,较着劲。在脱贫攻坚的文明新风下,这五三村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