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春季造林建园关键时间节点,县林业局局长糜勇君带领技术专家深入林间地头调研产业现状,为广大林农产业发展送技送策。
在后柳镇的前峰村和磨石村香椿园里,技术专家指导农户对现有的200亩香椿园进行肥水管理,结合资源优势及农户意愿,计划分批次发展香椿产业1000亩,切实为当地农户谋效益。
在喜河镇的同兴村、田心村和后柳镇的一心村茶园里,根据茶园现状,技术专家引导茶农找出茶园栽培密度不够、茶带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针对一系列问题,面对面教学,手把手示范,出实招一一化解。在枇杷园里,三五几户围成一圈便是一个课堂,技术专家指导拉枝,疏除过密枝、交叉枝,根据树势适当开展疏花管理,要求农户切记每穗保留30-40朵花,疏弱留强,强树多疏,弱树少疏。专家讲解生动,农户听得起劲,透过脸上的笑意,似乎看到枝头黄澄澄的枇杷。
在曾溪镇的春季植树造林点上,技术专家正在做李子建园整地挖坑指导。在高坎村的林下黄精种植园内,工人两三个一组,分开作业,顺山势,沿等高线带状深翻林地,锄头挥舞,挥汗如雨,好一番忙碌。500亩黄精即将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林养业、业兴林的立体经营模式,为山沟沟里的农民另辟蹊径,拓宽了致富渠道。
在两河镇的本草硒谷的五味子园里,师带徒“结对子”授课第一讲。“五味子行距2.5米,株距0.5米,架高2米左右,你看目前的架高了,不便采摘。当前最紧要的是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引蔓上架,芽前还要追一次肥……”牟师傅娓娓道来,徒弟一边听一边认真的记录,生怕错过一星半点。
林农的事是林业人放在心尖尖上的大事,山林里、小路上、果园里、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奏响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