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

时间:2020-01-22 17:34作者:源自:县疾控中心

●什么是冠状病毒?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SARS)等较严重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此次引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目前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应注重预防工作。

●冠状病毒能否在人际传播?人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一些冠状病毒可以在人际传播,人们通常是在住家、工作场所或医疗机构等地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受到感染。

人感染冠状病毒后,症状会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此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而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并无发热;严重患者则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目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死亡。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疾控部门通知你为密切接触者后,该怎么办?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一)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四)及时就医

近14天有武汉居住、旅行史,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发热门诊电话:

县医院:6317840  6311499    

中医院:6317777

城关镇中心卫生院:13772236226  6526120      

池河镇中心卫生院:18691548199  18840352309

迎丰镇中心卫生院:13409151088     

后柳镇中心卫生院:19945359833  18729857810

喜河镇中心卫生院:13488209915  13992580961  

熨斗镇中心卫生院:18009156398  15991198040

饶峰镇中心卫生院:18700516662  6711035      

两河镇中心卫生院:13992577792  6699333

云雾山镇卫生院:13891548190  6581608      

曾溪镇卫生院:13992567824  6527120

中池镇卫生院:18992551791  183913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