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泉县通过及时排查整改,加大政府投入,合理调整接种门诊布局,高标准实施规范化建设,强化人员配备和培训督导,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覆盖。
合理调整接种门诊布局。按照集中、方便、安全的原则,取消村级接种点,由各镇卫生院实施预防接种工作,村医负责督促家长。同时,根据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和移民搬迁实际情况,在县城增设江南、妇记中心、文化路3个预防接种门诊。目前全县共有17个接种点,其中常规接种门诊14个(已全部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产科接种点2个,犬伤门诊1个。
强化政府投入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把该项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疫苗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每年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8年政府投入资金58万元,为县疾控中心购置疫苗冷链运输车一辆,为各接种单位配备医用冰箱、发电机等必要设备,确保疫苗储藏运输安全。同时在县城区划拨2处400㎡公产房用于预防接种门诊建设。2019年县委、县政府把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列入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投资330万元在全县11个镇高标准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4个,县卫健局严格把关,从数字预防接种门诊选址、设计、施工、验收、调试等环节全程跟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全县预防接种工作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疫苗冷链可追溯,疫苗储藏温度电子报警,接种流程电子叫号,接种数据网络管理,证件打印,网络预约、网络查询,美化了接种环境、优化了接种流程、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
强化日常监管督导。县卫健局及时调整了全县接种门诊布局,并对调整后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验收认定,确保用房面积、门诊布局、人员配备、相关资质等达到规范标准。一是严格准入,强化岗前培训。县卫健局明确预防接种岗位必须为国家正式在编人员,对于在岗非正式人员作调岗处理。拟进人员通过岗前理论培训考核后,需派往示范接种门诊进行实践操作培训,两项合格方能上岗。二是离岗报备,确保工作交接。各预防接种门诊根据工作需要,确需对人员进行调岗的,需提前向县卫健局和县疾控中心进行报备,同时做好接岗人员培训和实践的安排工作,确保工作顺利交接。三是明察暗访结合,强化监管问责。我县以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月督导,季检查和半年、全年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同时,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整改回头望,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四是强化业务督导。县疾控中心每季度对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每月开展督导检查,对“三查七对一验证”环节开展现场暗访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疫苗实行全程冷链配送和储藏,并有温度监测、报警设施以及备用发电机等保障措施。各接种单位建立了疫苗冷量可追溯系统,县卫健局定期联合市场监管局严格按照《疫苗管理法》对疫苗购进、储藏、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无缝监管,确保每一支疫苗从购进到使用各个环节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都能有据可查。
以载体畅通交流渠道。借助“4.25”“7.28”等相关卫生健康宣传日活动和“家长课堂”,定期向家长讲授预防接种知识,使其主动参与支持疫苗接种工作。各镇接种门诊均建立了预防接种微信公众号,及时与家长互动消息、释疑解惑,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近年来全县预防接种外部环境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无重大舆情事件发生,确保了预防接种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