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公安局在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中,把防范化解矛盾风险作为创建重要标准,通过网格化管理、驻所调解室、警务室、三共六治、民情三本账等载体机制综合用力,把矛盾风险源头排查、前端化解、跟踪稳控等关键环节做实到位,最大限度防范了矛盾纠纷升级变性风险。2019年,该局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827起,化解率96.7%,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及“民转刑”案件。
突出源头排查,减少隐患风险,把“补牢”之功用在“亡羊”之前
抓常态走访。把深入走访作为警务室民警最基本的警务,通过访谈群众,适时掌握辖区苗头性、倾向性的隐性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做好介入化解和防变工作,对不属于公安管辖的及时分流、转送相关责任单位处理。抓源头防控。充分发挥治安网格员 “熟情”优势和“网管”责任,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干预,小纠纷当场解决,解决不了和把握不准的,及时报告社区民警或管片民警解决,做到事不过当时、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格、难事不出镇。抓评估预警。健全完善涉稳风险动态监测、会商研判、风险评估、处置预案等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重大纠纷、涉众纠纷及有可能导致案事件、涉访涉隐的矛盾纠纷,列出“清单”,会商走向,作出“可化解、可稳控、可能激化”三级预判,组织专班解决、限期销号。2019年元月以来,通过这项机制成功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670余起,无一导致转案、转访发生。
坚持前端化解,解决在早在小,把“治本”之策建在“治标”之先
做好警务网格化,夯实矛盾调处前沿阵地。依托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治理,固化“一村一警+N名网格员”管理模式,把排查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作为日常重要职责,对单一小纠纷就地解调消化,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网格长研究解决,对涉事重点人做好动向稳控,防止事态变性扩大。建好驻所调解室,整合“三调”资源形成合力。在全县12个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合调解室,组建以镇综治办主任、司法所长、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负责人为主体,以镇县人大代表、乡贤能人等为辅助的联合调解队伍,建立按需联动运行机制,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案件,与职能部门直接链接联合解决,确保“简单矛盾内部消化,一般矛盾民警帮助解决,复杂矛盾合力化解”。用好民情“三本账”,提升矛盾化解主动性。对接全县建立的“联系服务群众书记民情三本账”工作体系,建立公安落实“三本账”运行机制,将涉警涉法涉诉的矛盾纠纷、信访事项、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网络舆情等纳入“三本账”办理,以化解“小矛盾”累积“大平安”,以维护“小和谐”促进全县“大稳定”。近年来,该局共收到县委书记和各级批办的民情线索166件,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达98.8%。
落实跟踪防控,巩固解决成效,把“堵穴”之防作为“固堤”之要
排查调处到位。坚持“大排查、大调解、大稳控”常态化,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不拖延、不上交、不激化、不留患,努力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近年来,该县公安机关共化解各类重点矛盾纠纷2000余起,有力遏制了一批有可能“民转刑”案件发生,尤其是极大降低了暴力发案的诱因。人员稳控到位。在排查和调处矛盾纠纷中,发现当事人有报复、非访、过激等倾向的,在依法依政策努力解决诉求的同时,将其风险点纳入管控视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对因婚姻情感纠葛有过激倾向的,落实跟踪关注、跟班掌控责任人,加强谈心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措施,防止引发极端案事件。动态掌控到位。坚持解决问题与巩固成果并重,在矛盾纠纷解决后,做好观察期的稳控工作,确保调解事项得到当事人充分尊重而落实。尤其是对敏感的事或敏感的人,按照适时研判、动态监管、巡查布控的机制要求,落实“一人四管”措施,严防老问题繁衍新问题、旧矛盾孵化新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