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刨土,施肥,盖土,播种,再盖土,连贯的动作在众人的配合下很快完成。近日,石泉县中池镇茶里村的40亩黄精正式开种。这是茶里村黄精种植规划的第二期,第一期上半年已种植30亩。
黄精种植是茶里村新引进的产业,也是普欣药业在安康落地的第一个中药材种植产业。按照“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行,由市科技局提供帮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定向收购,以此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安康市普欣药业席经理为大家算了一笔账:黄精生长期为3年,平均亩产2000斤,按收获前五年的市场平均价格进行回收。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年户均增收2000余元/亩,综合收益比传统产业高很多。
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确保“户户有长效产业”,帮扶单位安康市科技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去年10月,市科技局邀请普欣药业负责人到村实地考察,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全村气候、土壤环境、海拔高度、村民种植习惯及市场行情后,最终确定种植黄精,并分步实施。
说了算,定了干。茶里村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迅速行动,推动产业落地落实。工作队反复向干部群众做工作,分析市场行情,细算成本收益,加大帮扶力度,最终使全村干部群众统一意见。为了加深群众对黄精的认识,增强发展信心,工作队带领部分群众到汉中略阳实地考察学习。一期30亩很快落实到位。可到了秋季二期规划落实时,部分群众着急上半年的种子还没出苗,周期长、见效慢的煎熬使大家有了畏难情绪。使得从9月初启动的种植计划到11月初都还没有全部落实。眼见着种植的最佳时间将过,工作队继续利用各种场合给群众做工作、算效益,同时村“两委”带头行动给群众做出榜样,村书记带头发展2亩、村主任带头发展4亩、文书带头发展1亩。这才提起大家的积极性,规划面积得以落实。
发挥能人大户的“头雁”效应。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亲自出面协调流转农户土地,提供优厚服务,以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村民安心发展。种植大户徐奇芳在签完土地流转合同后如释重负地说:“非常感谢工作队的帮扶,提供这么好的政策,我一定要把产业做好,把黄精种成全村的样板和标杆。”
用“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黄精生长需要半阴半阳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为了找到最优地块,工作队成员每人包抓一个小组,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逐户逐地进行筛选。为了使农户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工作队为种植户免费提供农药化肥,并逐户指导按规定使用。种植前,工作队邀请技术人员为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指导。种植现场,工作队员全程督导种植户按规范种植。每到除草管护节点,及时督促提醒。正是工作队的这种全过程细心服务才最终确保了黄精产业的落地生根。
“这几年来,帮扶单位市科技局以及工作队的干部们对我们村进行了非常大力度的帮扶,帮助我们完善了全村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了养蜂产业,现在又帮助我们发展黄精产业,我们村及合作社一定要把黄精产业做好,做成群众的脱贫产业、致富产业。”茶里村合作社负责人沈荣华说。
完成种植才是“三年之约”踏出的第一步。后续管护更重要,工作队将持续用力、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确保黄精产业成为<重复>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