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得多了;不敬、不孝、不赡养老人的少了,感恩、孝顺、知回报的多了……当下,“诚孝俭勤和”的文明新风在熨斗镇悄然成形。
婚丧改革,抓牢移风易俗“牛鼻子”。全镇各村、社区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完善各项章程制度,明确红白事流程,建立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奖惩制度,入户发放《白事简办喜事新办倡议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同时与村民签订《践行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承诺书》,引导群众参与到移风易俗行动中来。
党员带动,带出移风易俗新风尚。农村人情观念严重,对于收过的人情,一定要加一点还回去,这样就导致礼金的“雪球”越滚越大,成为一种负担。熨斗镇以党员干部为示范群体,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员的纪律要求,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以党员带动大幅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有效遏制攀比浪费的不良风气。
创新方式,促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熨斗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挖掘家训家规,坚持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好乡风,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激励和带动全村党员群众扬正气、树新风,通过历时三年的移风易俗行动,熨斗镇党风民风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