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FZS-zfzsfpj-fpcx--2018-0058 | 公开日期: | 2018-04-09 10:06 |
来源 | |||
内容概述 |
石泉脱贫攻坚
工作简报
第4期
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2月12日
【部门动态】
县移民局: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开局战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喜河同心村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为夯实任务,落实责任,坚定信心和决心,2月1日,县移民局领导班子一行3人深入包联的喜河镇同心村,召开脱贫攻坚工作队任务安排部署会议。
同心村聚三村合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17年,全村有327户1079人,其中贫困户103户283人,通过包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当年实现脱贫14户43人的目标任务,新建道路4条3.2公里,饮水工程5处,便民桥1座,文化广场1处,村级卫生室1处,新建吊瓜园50亩,老茶园管理150亩,桑园管理100亩,基本解决了该村安全出行、文化活动、安全饮水、医疗卫生和产业发展等问题。
2018年,同心村被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列为脱贫村,为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县移民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严、实、精、准、稳”的工作要求,安排5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扎实做好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强化核心领头羊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全面完成同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计划投入资金55.57万元,硬化道路1km、亮化3km;三是早着手、早部署、全力做好产业帮扶工作,计划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在原有桑园的基础上新发展桑园100亩,对老茶园实施精细改造,加大吊瓜子园的扩面和管理,保证提质增效。同时结合该村实际,着力加大核桃园建设,以“三变”模式为抓手,确保贫困群众增收稳定脱贫;四是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五是做好新民风建设,构建和谐同心;六是抓好生态保护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县移民局:彭志强)
【镇村动态】
东风村念好“产业经”
“踢里哐啷声声响,干群舞起锄头加油干”,近日,走进城关镇东风村,30多名村民干部在田间地头里忙碌着,50多岁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严云兴率先垂范,带领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在田地里挥洒汗水,他们挥着锄头,填着黄花秧苗,积极开展春耕生产,挥舞的锄具有节奏地撞击在土块上,发出声声乐响,鼓舞着劳作者加油攒劲,种植致富黄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从1月份开始,驻村工作队就组织人员及时调运黄花秧苗,2月初,东风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热潮,干部带头引领,激发广大村民的发展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村民、贫困户都下地种植黄花,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面引人振奋,东风村2018年产业发展序幕就此拉开。
院坝会议规划产业布局
为确保2018年产业发展规模化、有序化、技术化,2月5日,严云兴召集全体队员在东风村六组召开了一场院坝会议。
严云兴系统地分析了2017年东风村的产业发展状况,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当前产业发展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他结合市场营销和本村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居住分散等实际特点,确定了一条“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将蚕桑、黄花、辣椒、魔芋确定为主导种植产业,李子、拐枣、核桃等作为长效林特经济产业,长短结合,保障村级组组有战场,户户有产业。要求全体队员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撸起袖子打好产业仗。
2018年,东风村计划种植黄花150亩、密植桑园423亩、魔芋200亩、李子210亩、拐枣210亩。
能人兴村带动产业发展
东风村民居住分散,海拔高、离城远,发展面积多,劳动力匮乏、老龄化严重......尤其是有发展能力的年轻人较少,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为扩展土地资源,加大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步伐,2017年间,驻村工作队根据县委、县政府对于能人返乡创业支持的相关政策,先后邀请能人柯瑞与马超返乡。
柯瑞回乡建立石泉县人和寨生态农庄加工厂,自己纯手工制作冻粉条、麦芽糖、芝麻糖、玉米糖、泉水豆腐干、血馍馍等,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每每供不应求,并邀请贫困户在自己的加工厂务工,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三十多岁马超是东风村的返乡能人,曾在外省包煤矿,一年收入高达80万元,2017下半年,他在回乡探亲途中,见村民都在田间耕耘着,忙碌的劳作生活使他想起自己小时与村民一同下地干活的场景,那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依旧阻碍着村民的发展,看着这条路,他就想起,村民每次下地干活都要绕好大一圈,村外的游客想进来看看又交通不便......于是,他灵机一动,现在政策这么好,自己为什么不能出资修建一条产业路呢,路一通,再整合点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带动乡亲一起发展,不是更好吗?当下,他就找到工作队,提出自己的想法,工作队极力支持,积极配合,为他组织人手,协调事宜。
他自己出资挖通了通往老家的毛坯路,整合撂荒坡地56亩,组织贫困户家家投入劳力,栽种20亩李子、10亩魔芋、4亩黄花、5亩核桃。贫困户郑荣明在他的带领下,产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产业标兵激发内生动力
程传贵在2017年的脱贫攻坚道德模范大会上被封为“产业标兵”2016年,他回到本村原住地发展养鸡产业,并投资50万元成立石泉谷雨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带动周边乡亲发展养鸡产业,2017年通过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同,以入股的形式流转土地35亩,加上自己的耕地16.6亩,共计51.6亩,栽种良种青皮李,到2019年时,可以挂果进入丰产期,预计产生经济效益达25万元,同时也可进一步扩大林下养殖规模,农场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的发展,工作队将他的故事作为发展产业的一支内生力量,把他的事迹公示在榜,每每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时,总会邀请他来参加,自述发展事迹,并与村民分享心得体会,鼓励村民继续发展。
脱贫攻坚工作队实施“扶志”工程,通过宣讲宣传“励志”,村组干部和党员齐上阵,开展全方位的政策和“扶志”宣讲,让“产业扶贫”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适时适当地“帮钱帮物”,以赠送种苗、肥料等物资为主,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脱贫攻坚,时不待我,2018年的东风村整装待发,势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谱写新篇章。(胡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