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CD-bmxtjj-gzdt-tjxx-2014-0024 | 公开日期: | 2014-07-22 16:41 |
来源 | |||
内容概述 |
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培育强村大户和现代农业园区,深化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及特点
(一)全县农村经济总量保持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94 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种植业产值 16412万元,同比增长3.9 %;林业产值2808万元,同比增长18.7%;畜牧业产值18300万元,同比增长4.4 %;渔业产值1094万元,同比增长10.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80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同期增长5.3%。农业经济总体形势仍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二)“两夏”作物实现“双丰收”
1.夏粮:一是面积降。今上半年夏粮播种面积10.2万亩,比去年减少0.1万亩,下降1.16%。其中:小麦和薯类面积分别下降0.16%和2.24%。二是单产增。夏粮作物全面增产。据统计,夏粮单产为170公斤,比上年增7公斤,其中豆类单产136公斤,比上年增7公斤,马铃薯单产182公斤,比上年增9公斤。三是总产增。夏粮总产1.7万吨,比去年增0.06万吨,增3.4%。
2.夏油:一是面积增。全县夏收油菜面积7.9万亩,比去年增加0.16万亩,增2.08%。二是总产增。今年油菜单产为136公斤,比去年增1公斤,增0.74%,总产为1.07万吨,比去年增0.03万吨,增2.73%。
(三)蔬菜及食用菌生产效益可观
一是面积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达到2.5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0.12万亩,增4.69%。二是产量略有上升。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0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0.18万吨,增长9.3%。三是效益比较可观。蔬菜产地价格2.0/斤,比上年涨0.49元/斤;预计今年上半年蔬菜增收0.12亿元
(四)畜牧业规模养殖保持低速增长。
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影响养殖户生产效益和养殖积极性,特别是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较大折扣了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户的养殖收益,对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今上半年生猪存栏185121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98%,出栏92057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02%;牛存栏23765头,比上年同期1.77%,出栏5980头,比去年降0.13%,;羊存栏54409只,比上年同期增长5.95%;出栏28111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32%,活家禽存栏78.17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22%;出栏41.72万只,比上年同期降1.34%。肉类总产量8921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78%。
二、特色产业发展收效逐步凸显
石泉县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富硒、旅游”发展思路,有序推进茶叶、水产品、特色作物种植,特色产业收效逐步凸显。
(一)大力推广“富硒茶业”
今年突出茶叶加工厂建设和龙头企业扶持,全县多个镇掀起了茶园建设高潮。城关镇丝银坝村新建高效密植大棚茶43口,新建茶园80亩;后柳镇新建密植茶园200亩;喜河镇新建密植茶园150亩;熨斗镇新建密植茶园100亩;并建设熨斗茶叶产业示范园,积极打造‘六台云峰’、‘灵雀毛峰’、‘富硒水乡茗茶’、‘汉水晨雾’、‘淇淇红茶’等产品。据统计,全县上半年茶园面积13979亩,较去年增加1156亩,增长24.06%。今年春茶产量79吨,增长5.33%。
(二)水产养殖效益稳步增长
全县水产品产量1541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9吨,比上年增长9.91%。为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建设,保持汉江上游水资源生态平衡,于近日在后柳水乡码头举行2014年汉江喜河水库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各类鱼苗21万尾各种鱼类,以确保鱼苗鱼种不断壮大。目前特色水产品供不应求,常规水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平均涨幅在5--10%,为养殖渔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林业绿化成效明显
结合“三创”,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在推进经济林建设中,确立了以核桃、茶叶、苗木花卉等经济林为主,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以园林景观为绿化理念,注重绿化质量,加大投入。目前造林1.4万亩,增加2711亩,增长24.06%。同时,更加注重栽后的管理,全部采取大坑大苗进行栽植,严格把关中幼林抚育管护措施,确保造一片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