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二○一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ZFZS-zfzstjj-gknb--2016-0025 公开目录: 统计公报
公开责任部门 县统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6年04月29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6-04-29 14:15
内容概述 二○一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一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加快发展的压力,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良好态势,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9768亿元,同比增长13.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速居全市各县区第1位,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60亿元的10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9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42.202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14.2249亿元,增长10.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4%、67.0%、22.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率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工业投入量不大,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6亿元,增长8.16%,仅占全社会投资额的16.3%,增幅偏低,结构调整有待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仍然过大,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三次产业比10:45:45差距大。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年度预期目标低2.1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增速缓慢。较上年同期增幅低0.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数较少,规模不大仍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财政实力薄弱,增收空间有限,刚性配套支出连年增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三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面貌亟待改善。四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政务服务仍然不优,征迁难、融资难、落实难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推进缓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农 业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2015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坚持农村稳定及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促进产业升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年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15214万元,同比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 55401万元,同比增长7.9%;林业产值6814万元,同比增长4.2%;牧业产值 43399万元,同比增长 1.6%;渔业产值6150万元,同比增长3%;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67127万元,同比增长5.2%。农业生产发展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农作物产品再获丰收。在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前提下,狠抓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其他种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0296 亩,增长1.2%;粮食总产量 69911 吨,增长 4.5 %。油料种植面积98525 亩,增长3.14 %,产量14335 吨,增长4.2 %。蔬菜种植70531 亩,增长 0.5%,产量69032吨,增长8.5 %。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紧紧围绕实现陕南山地森林化的总体目标,以山林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全年完成造林绿化64000亩,增长7.5%,其中育种育苗面积 2700亩,与上年持平。零星植树 56万株,增长3.7 % 。

畜牧业生产运行平稳。遵循“生态、富硒、绿色、有机”的发展原则,稳定优化猪禽生产,加快牛羊发展,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全面推进畜牧产业建设、家庭农场和质量安全建设,不断推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全年大牲畜出栏14682头,增长0.8 %;生猪出栏 213852头,回落2.4 %;出栏羊 64932 只,增长1.3%;家禽出栏112.29万只,增长 1.9%。禽蛋2621吨,增长2.7 %。肉类总产量21194吨,增长0.6%。

渔业养殖步入新常态。加强库区渔业生产和捕捞管理,适当调整捕捞政策,库区鱼类养殖步入新常态。全县水产品产量4806吨,产值 6150 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农药使用量25.22吨,地膜使用量136.21吨。“十二五”期间,新修农村饮水工程160处,解决了8.25万人的饮水困难;建设10KV线路370公里,架设低压线路648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延伸到140个村;农村通讯网络、广播电视“户户通”基本实现全覆盖;治理水土流失199平方公里,绿化造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8%,成功创建全国绿化先进县、省级生态县。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15年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69911吨 4.5
#夏粮 17567吨 1.07
油 料 14335吨 4.2
#油菜籽 11137吨 3.7
烤 烟 842吨 -22.3
水 果 5894吨 6.3
核 桃 355吨 9.2
板 栗 827吨 8.7
肉类产量 21194吨 0.2
#猪肉 15639吨 1.0
牛肉 2236吨 0.5
蚕茧产量 2980吨 -1.3
大牲畜年末存栏 3.24万头 -0.4
羊年末存栏 5.91万只 1.5
猪年末存栏 17.66万头 -3.6
家禽存栏 69.17万只 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坚持把资源工业化作为县域工业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生态、涉水、绿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引进市场需求旺、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丝绸服装、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现代工业体系。坚持园区承载,提升工业园区设施和服务配套水平,着力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09.6亿元,同比增长19.2%。累计实现增加值3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9.4%。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超0.4个百分点。

一是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18.5%。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增长的企业有60户,增速在20%以上的企业有48户,其中增速超过50%的有20户。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35户,其中超3亿元企业11户;二是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县25种产品产量21升2降。其中大米加工、商品混凝土、蚕丝被、石灰石、铜材等6种产品产量增速超50%。水泥、化学药品原药产品产量下降;三是培育申报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培育申报成功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量达到64户。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15年 比上年增长(±%)
蚕丝 2210.6吨 1.6
水 泥 59.8万吨 -0.3
发电量 14.1亿千瓦小时 12.2
#本县 2.5亿千瓦小时 2.5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66亿元,增长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强力启动项目建设,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投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9036万元,同比增长27.4%,增速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一是项目个数不断增加。自年初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持续上涨,增速逐步加快。全年累计新开工项目16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5个,同比增长26.9%;二是市级重点项目健康运行。16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内建成,完成投资11.6亿元,同比增长6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8%,发挥了市级重点项目对稳定投资、引领投向的示范作用,为“十二五”期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省考核新开工项目实现新突破。26个省考核新开工项目按计划任务全面开工,本年完成投资12.3亿元,对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分别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018万元,同比增长66.5%,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6881万元,同比增长4.6%,占比1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0995万元,同比增长36.9%,占比66.4%。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加快;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全年共完成投资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回落14.6%。

五、交通、邮政和电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邮政、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2015年,加大了基础设施长远重大项目力度,阳安铁路二线、酒湖特高压、G210县城过境公路、G541改造、两宁路、池迎路改造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全县从事营运车辆1234辆,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805万吨,货运周转量300775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7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1750万人公里。水运货运量69.2万吨,水运货运周转量692万吨公里;水运客运量14.3万人次,水运客运周转量214.5万人公里。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257.9万元;业务总量1216.6万元;年末邮政储蓄余额64927万元;报刊累计发行量达172.6万份。

电信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230万元,同比增长7.9%。

全县互联网拨号上网和宽带网用户达17000余户。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13.18万部,固定电话用户10500余户。

六、贸 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平稳运行,增速稳中放缓,全年4个季度增速分别是15.7%、15.3%、15%、14.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

一是旅游业再创历史新高。随着各种特色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再加上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呈现繁荣发展景象,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据旅游局统计,1-12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9.38亿元,同比增长 26.18%。“十一”国庆仅7天接待游客27.2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综合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23.1%。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活跃了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市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14%,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19.3%,高出城镇5.3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市场逐步成为各类商品交易和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利用家庭别院环境优势改造农家乐,制做农家菜,用独家特色菜肴刺激餐饮消费市场。三是批发业、餐饮业增速回落,零售业、住宿业增速提高。全年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77亿元,增长25.9%,回落3.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04亿元,增长24.1%,回落0.9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5亿元,增长24.3%,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9亿元,增长24.8%,提高0.9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5年,全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40215万元,同比增长31.3%,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3.05亿元的13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96万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1.092亿元的134.9%。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8580万元,增长2.5%,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4%;各项非税收入完成6116万元,增长32.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888万元,增长21.1%,完成年度市下达的预算进度。民生支出完成13007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完成市考核任务指标。

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176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居民储蓄存款426359万元,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为346520万元,增长41.3%。短期贷款同比增长10.2%,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52.0%。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5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石泉营销服务部、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营业销服务部等保险机构,全年开展了企业财产险、工程责任险、责任信用险、汽车及第三责任险、货物运输险、家庭财产险、农业险、储蓄人险、短期人险、意外险和其他险等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4864.9万元,赔偿支出1818.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年,申报省市科技项目8项,申报市科技成果评审项目1个,安排县科技计划项目23个,其中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3个;申报2016年省级科技项目8个,其中,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天然富硒黄花菜产业化开发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的项目评审。抓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科技示范点建设。加大对饶峰黄花菜种植科技示范点、银龙 设施蔬菜新品种种植科技示范点、云雾山陕南白山羊种羊繁育科技示范点、后柳茶叶科技示范点、饶峰中药材大棚育苗科技示范点建设力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22个,引进、推广适用新技术;邀请专家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现场指导各镇、相关企业专利申报工作。全年申请专利28件,授权15件。抓好防震减灾工作。以“5.12”地震宣传周等活动为平台,科技、民政、红十字会、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知识讲座、放电影、办防震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和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等宣传教育活动。申报国家级、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各1个,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小区、示范学校各1个(所)。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科普示范县创建,开展科普讲座18场次,3万余居民接受了科普教育。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15年,相继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县幼儿园扩建、江南小学新建、职教中心基础能力提升、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迁建、营养配餐中心等建设项目。优化了县城教育资源布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深入推进,职教示范校创建通过督导验收。高考二本以上上线620人,二本上线万人比由2014年全市第五位跃居全市第二位。完成职教招生560人、短期技能培训2010人。全县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506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52%。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17184人。其中: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7302人;小学20所,在校学生9882人。职业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163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29人,小学专任教师807人。初中辍学率为0.4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88%。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文化文物旅游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石泉新闻》共计发稿155组1174条。在市台发稿320多条,在省台新闻栏目发稿22条,其中上陕西新闻联播9条。新开办了《美丽石泉我的家》、《“石泉十美”先进人物展播》、《包联驻代》、《三严三实》、《“三创”曝光台》、《建设“三宜”石泉》、《政策传真》、《凡人善举》等新闻专栏;以重大节庆日为依托,着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全年组织文艺三下乡、春节民间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社团表演大赛、小戏小品大赛、后柳旅游文化周、县衙情景剧《县令巡游》、“开蚕门”、“清江涟漪”两市六县群众文化交流活动等各类群文活动达76场次。编创文艺作品30余件,获奖20余件。组织在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2386场。参加省市重大文艺赛事活动,获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禹王宫、江西会馆消防系统工程已全面竣工,处于试运行阶段;云雾山文物保护规划申报,已经通过省文物局批准立项;完成了4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划定,并完善了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存档。增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旅游村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旅游项目投资2.5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3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81 %,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达19.38亿元,同比增长 26.18%

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和各镇文化站,全年免费开放流通人次、图书借阅、文艺活动和培训参加人次增长率均超过15%。

图书报刊等总藏量不断增加,其中图书5.4万余册。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9700余户,其中县城8400余户。

九、卫生、体育

强化卫计体制改革。成立了石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实现了卫生计生行政管理人员合署办公,医疗技术服务人员合并开展技术服务的目标。在4个镇卫生院启动实施县、镇、村一体化改革试点及分级诊疗工作;为11个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相关中医药设备,开设中医门诊,设置中药房,90%的镇(中心)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5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为514人参合特困人口住院治疗全额报销费用302.78万元。严格药品“三统一”制度,全面实施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建设项目。全年采购药品品规9625个,总额2273.6万余元,配送率达99.64%、回款率达70%。强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致毒药品的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了《石泉县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工作实施办法》和《石泉县失独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办法》,帮扶贫困计生家庭303户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失独家庭电子档案97户,将41名失独老人分别纳入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农村低保救助范畴。实施均等服务工程。为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入学入托等41户,帮助18户流动人口就业,协助办理营业执照35户。严格落实一孩生育登记制度,精简再生育审批程序和材料,实行婚姻状况承诺制,开展再生育审批权限委托到镇试点。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5个,床位770张,卫生技术人员732人。其中:中医师28人、西医师145人,中西医结合11人,护师101人,中药师13人,西药师23人,检验师22人,其他技师23人。

体育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健全了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长效机制,开展了首届县域校园足球联赛、第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组队相继参加了全市学校联盟足球赛、安康市第十三届标准化高中男子篮球赛、2015—2016赛季中国高中篮球联赛(陕西赛区)及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二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实施农民健身工程29个;新增村级全民体育健身领导小组22个、老年体育协会2个;开展了“农商银行杯庆五一”大型职工综合运动会、老年节社团文体展演、第七个全民健身日等大型群体活动10余次;总投资6680万元的杨柳体育场馆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主体2层、鲁家沟防洪渠、体育场浆砌石挡墙、主席台基础施工及体育训练房主体1层等工程。三是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组团参加第十五届安康汉江龙舟节系列竞赛,夺得团体3等奖和1个单项第1名;全年中小学共有7名优秀田径运动员被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选拔到省上参加集训;在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我县残疾游泳运动员夏江波获得4金1银的骄人成绩。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5年,全县出生人口1970人,死亡1166人。年末户籍总人口182533人,其中:男97862人,女84671人,性别比为115.58;总人口中城镇人口93505人,乡村人口89028人(公安年报数据,指标为新口径)。2015年常住人口172525人,出生率8.68‰、死亡率6.67‰、人口自然增长率2.0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2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15年把惠民生作为共享发展的重大使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实施移民搬迁安置3400户1.29万人,12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8580人。县城3座人行天桥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老城片区交通优化,群众“通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县疾控中心迁建基本完成,新建1所特色民营医院。建成创业孵化基地4处,新增各类创业6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社保政策全面落实,救助低保3171户6427人、五包户3548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养老保险改革基本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30个单位286项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省市前列,全市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我县颁发。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据安康市统计局会同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对各县(区)2015年度、季度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新口径)进行评估认定: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05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1元,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1元,增长10.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日趋改善,全县竣工房屋面积4550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15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数100406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7474人;参加医疗保险3090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830人;参加退休社会统筹人数419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98人。社会救济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4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23人;全县享受伤残抚恤金74人;定期抚恤11人,定期抚恤金额15.6万元。

注:1、全县生产总值按地域计算;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