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呈送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调整)方案的报告
索引号 EF-bmxfpj--czys-2017-0026 公开目录: 财政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石脱指字(2017)12号 成文日期: 2017年12月05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7-12-05 14:35
内容概述

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呈送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调整)方案的报告

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呈送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调整)方案的报告

市脱贫攻坚指挥部:

现报来《石泉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调整)方案》,请审定。

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2017年9月25日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2017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调整)方案

编制单位:石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编制日期:2017年9月

目录

1编制依据------------------------------------------------第5页

2指导思想和主要措施------------------------------------------第5页

2.1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主要思路----------------------------------第5页

2.2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主要措施----------------------------------第6页

3整合项目实施区域和布局-------------------------------------第7页

3.1整合项目实施区域---------------------------------------第7页

3.2主要产业布局---------------------------------------------第7页

3.3基础设施布局-------------------------------------------第8页

4建设内容----------------------------------------------第8页

4.1产业发展建设内容----------------------------------------第8页

4.2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第9页

4.3其它--------------------------------------------------第9页

5资金投入概算--------------------------------------------------第9页

5.1总投入--------------------------------------------------第9页

5.2产业发展投入--------------------------------------------第10页

5.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第10页

6资金统筹整合规模及渠道---------------------------------------第10页

6.1产业发展资金整合----------------------------------------第10页

6.2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第10页

7财政资金补助标准-------------------------------------------第11页

7.1产业发展类补助标准-------------------------------------第11页

7.2基础设施类补助标准--------------------------------------第11页

8实施步骤---------------------------------------------------第12页

9保障措施----------------------------------------------------第13页

9.1组织保障------------------------------------------------第13页

9.2资金管理制度------------------------------------------第14页

9.3监督检查及审计-----------------------------------------第14页

10绩效目标--------------------------------------------------第14页

10.1总体绩效目标----------------------------------------第14页

10.2产业发展类项目绩效目标---------------------------------第15页

10.3基础设施类项目绩效目标-------------------------------第15页

正文部分

1.编制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农〔2016〕151号)、《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15〕23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和《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财办农〔2016〕170号)文件精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现结合我县《县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特制订本方案。

2.指导思想和主要措施

2.1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主要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重要讲话及中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部署,聚焦全面小康目标,以8个预脱贫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三业”发展为核心,按照“三个六”总体思路,突出“六个精准”,实施“六个一批”脱贫工程,健全“六个一”工作机制,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不断创新统筹整合工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底实现8个预脱贫村整体脱贫,8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48人顺利脱贫,全力巩固2016年脱贫成效,贫困户识别和脱贫退出准确度达到100%。

2.2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为切实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我县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八办两组”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协同协作,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八办两组”狠抓工作落实,建立了“县抓部署谋划、镇抓组织推进、村抓具体实施”的三级指导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严格落实“一村派驻一支过硬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精准扶持资金、一户落实一名干部包抓帮扶、一户量身定做一套精准脱贫措施、一套严格刚性的考核奖惩办法、一镇一个督考组常年跟踪问效”“六个一”工作机制,强化社会扶贫组织和对接,积极引导县内外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包联贫困村或贫困户,倾力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2、抓好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申报。以《县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为依据,按照《石泉县2016—2019年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年度脱贫任务要求,县脱贫攻坚成员单位根据年度脱贫项目建设责任清单精准编制本部门脱贫攻坚方案,在充分考虑上级支持、本级财力、农民自筹能力情况下,科学分析论证,规范建立全县统一的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大涉农项目申报力度;对应纳入县本级财政扶持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由县政府下达项目和资金计划,确保各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项目监管,发挥资金效应。不断完善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石泉县脱贫攻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程类(包括基础设施)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财政涉农项目的投资效益。

4、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涉农资金整合投入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重奖重罚机制,把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列入对各镇、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评优树模的主要依据,进一步调动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顺利完成。

3.整合项目实施区域和布局

3.1整合项目实施区域。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要求,重点支持全县8个预脱贫村项目建设,全力巩固2016年脱贫成效,分阶段逐年精准实施“六个一”脱贫工程。

3.2主要产业布局。积极引导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能人带动,自主创业、转移就业,实现“三业”富民。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和提高特色养殖、蚕桑、魔芋、黄花菜、林下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建强市场(电商)主体,畅通销售渠道,努力通过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产业脱贫引导、扶贫互助等途径,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3.3基础设施布局。根据安康市《贫困户、村、县退出“7710”标准》,按照年度脱贫规划,加快推进8个预脱贫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推进池河镇市级统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建设及后柳镇中坝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加快实施430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旧房改造,不断推进后柳镇长安、汉阴沟村整村开发力度和改善连片贫困区域水利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实施村级卫生室和活动室建设,显著增强贫困村村级卫生组织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质量。

4.建设内容

4.1产业发展建设内容。加大“雨露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促进500余人次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分批实施蚕桑、核桃嫁接技术、黄花菜、魔芋、中药材种植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引领发展4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43个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兴办43个家庭农场、培育420个产业大户、培养415名技术能手、培育4300名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增收。计划组建15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通过产业引导、扶贫互助、小额扶贫贷款贴息等形式,合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并扶持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电商扶贫网店,积极组织销售特色农产品,辐射带动8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增收,仅此一项,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4.2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围绕贫困村脱贫攻坚规划,加大整村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路、产业水、产业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年计划新修及硬化产业路105公里,新修及硬化组级路124.75公里,新建便民桥58座,新建或改造安全饮水项目29处,新修河堤900米、灌溉渠道8.98公里,治理面源污染面积1.88k㎡,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45万亩,并铺设管道11.18公里,农村旧房改造430户,建连户路160公里,新(改)建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新(改)建10个村活动室,加快推进池河镇市级统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建设及后柳镇中坝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不断推进后柳镇长安、汉阴沟村整村开发力度,强化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贫困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4.3其他。建立健全小额扶贫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制度,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不断投入到脱贫攻坚领域;充分发挥县级扶贫开发公司政策性金融杠杆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作用,着力实施好贫困村产业扶贫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工程建设,多方弥补扶贫资金缺口,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5.资金投入概算

5.1总投入。2017年全县脱贫攻坚计划投入整合资金14475万元(其中落实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撬动信贷、金融投入4805万元,农民和企业投入795万元,合计20075万元,扎实推进全年脱贫攻坚工作。

5.2产业发展投入。计划安排整合资金4993.4万元,撬动小额扶贫贴息贷款3200万元,吸引企业、农民投入350万元,通过先建后补、产业引导、扶贫互助、龙头带动等多种形式,全力扶持产业发展。

5.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财政计划安排整合资金9481.6万元,引导企业、农民、银行等社会资本投入2050万元,合计11531.6万元,围绕贫困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路、产业水、产业电、产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进一步建设池河镇市级统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建设及后柳镇中坝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扎实推进后柳镇长安、汉阴沟村整村开发,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6.资金统筹整合规模及渠道

6.1产业发展资金整合。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整合资金4993.4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预算安排302.4万元,整合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661万元、“一村一品”发展资金20万元、林业产业发展资金210万元、农业产业脱贫引导资金500万元、农业园区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引导资金300万元。

6.2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整合资金9481.6万元,其中整合中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35万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1806万元、农村饮水工程资金158万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6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0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88.5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36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资金530万元、县财政预算安排1697.6万元、县本级整合其他涉农资金330.5万元。

7.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7.1产业发展类补助标准。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奖补扶持资金、产业脱贫引导资金等,对今年新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技术能手、职业农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等,每年年末,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抽调人员,严格按照《石泉县2017年度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奖补方案》和《石泉县2017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组织验收,对符合年度奖补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公示无异议后,直接将奖补扶持资金通过“一卡通”兑现到户;继续实施部门帮扶、干部包抓等方式,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严格对照《石泉县农业产业脱贫引导资金奖补办法》逐一验收,公开公示无异议后兑现奖补到户,直到脱贫为止。

7.2基础设施类补助标准。设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其中新建便民桥每座补助8万元、饮水工程每处补助5万元、村级道路硬化每公里补助28万元、硬化产业路每公里补助25万元,连户路每公里补助2.5万元,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旧房改造实行先建后补,验收后符合改造标准的每户补助2万元,由各镇通过“一卡通”兑现到户,所有基础设施类项目均严格按照年初下达脱贫项目建设计划由各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8.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7年1月1日-2017年2月28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依据《县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分解下达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计划,编制本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围绕部门扶贫规划,建立完善统一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及时动员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以“六个精准”为抓手,扎实发动贫困群众,激发贫困人口自我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3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根据镇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计划,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负总责,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审定年度统筹整合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协调解决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扶贫局牵头落实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编制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县财政局根据《石泉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依法筹集、拨付、监管专项资金;县发改局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并下达重大整合建设项目计划、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责任;县农林科技局负责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县种植、畜牧、林业、蚕桑、茶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并指导实施,并牵头组织现代农业、农业产业脱贫引导资金奖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交通局负责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监管,组织协调全县公路、桥梁等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局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指导全县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积极实施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业”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范项目管理,确保脱贫项目10月底前全面竣工,11月底前完成自查自验和审计,提前发挥脱贫项目成效,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稳步实现精准脱贫。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年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抽调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脱贫项目验收组,对照年度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对镇村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统一考评验收,总结经验,奖优罚劣,随时做好省市脱贫攻坚绩效考评工作,确保年底实现8个预脱贫村整村脱贫,8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48人脱贫目标。

9.保障措施

9.1组织保障。不断夯实各级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确定工作规划和项目,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把工作重点放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层层立下军令状,确保限期完成“减贫摘帽”目标任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充分发挥总牵头、总联系、总协调的职能作用,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加强工作指导和绩效评价。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认真编制年度实施计划,积极争取资金,保障各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镇也专门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常抓不懈。

9.2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2017年项目计划整合的资金,属产业建设项目的奖补资金,各镇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委会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办法》逐户认定,三榜公开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一卡通”奖补到户;属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资金,严格按照整合实施计划规定的资金数额,足额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对照《石泉县脱贫攻坚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脱贫项目资金镇级财政报帐制,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

9.3监督检查及审计。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大对脱贫攻坚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扶贫资金使用中把关不严、弄虚作假、挤占、套取、私分扶贫资金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格追责、一查到底,涉及违法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严肃处理,确保脱贫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

10.绩效目标

10.1总体绩效目标。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优惠政策惠及所有贫困人群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确保年底实现8个预脱贫村整村脱贫、8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48人脱贫目标。

10.2产业发展类项目绩效目标。通过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现代农业产业奖补扶持、扶贫互助、农业产业脱贫引导等项目,积极引导贫困户调整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技术能手、职业农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新型经营主体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养殖、蚕桑、黄花菜、魔芋、林下中药材种植、茶业等,做好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畅通线上线下(电商)销售渠道,切实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其中8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48人顺利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以上,“十三五”期间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不低于10%。

10.3基础设施类项目绩效目标。全年新修及硬化产业路105公里,新修及硬化组级路124.75公里,新建便民桥58座,新建或改造安全饮水项目29处,新修河堤900米,建灌溉渠道8.98公里,治理面源污染面积1.88k㎡,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45万亩,铺设管道11.18公里,农村旧房改造430户,建连户路160公里,新(改)建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新(改)建10个村活动室,加快推进池河镇市级统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建设及后柳镇中坝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不断推进后柳镇长安、汉阴沟村整村开发力度,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贫困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附表1:石泉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明细表

附表2:石泉县2017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案汇总表

附表3:石泉县2017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方案明细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