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CD-bmxzfb-zcwj-zfbw-2016-0921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 |
公开责任部门 |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石政办发〔2016〕32号 | 成文日期: | 2016年07月0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6-07-08 14:25 |
内容概述 |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市政府办《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安政办发〔2016〕7号)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石泉县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8日
石泉县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市政府办《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安政办发〔2016〕7号)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以设施为载体,以服务为根本,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的,聚焦社区管理体制、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和社区减负,不断扩大社区规范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全县社区建设工作新跃升。
二、总体目标
按照规范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自治的基本目标和重点突破、典型带动、全面提升的基本原则,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社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实现社区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更加深入、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更加齐备的目标。到2016年底,全县21个社区(4个城市社区、17个城镇社区)8个以上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十三五”末,80%以上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管理体制建设,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多措并举,加强社区管理。一要抓好《石泉县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石办字〔2015〕56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办公经费和村、社区干部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石办发〔2015〕52号)的贯彻落实;二要落实社区干部全员备勤、轮流值班、全天候坐班,实现服务群众无缝隙;三要健全岗位目标管理和履职监督机制,完善社区居民评议居委会工作制度,定期组织考核评议和述职质询;四要强化教育培训,分期分批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二)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按照“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要统一设置社区标识,统一设置服务窗口,统一服务规范和运行流程,统一设置公示栏,统一悬挂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及服务站(服务中心)牌匾”的“五统一”要求,规范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加快推进社区服务设施达标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公共资产划拨、购买等方式,确保80%以上城镇社区拥有300-5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用房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所。二是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站(服务中心)建设。每个社区建立不低于50平方米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全面覆盖社区党务、劳动保障、民政救助、综治调解、计生卫生等服务内容,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社区投资兴建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便民超市、餐饮店等社会性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连接市、县、社区三级综合性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逐步探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四是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争取到2016年底实现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1.延伸社区服务功能。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农村的资源,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县民政、人社、卫计、教体、金融等部门服务全部进入社区服务站(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发展社区经营性服务体系,按照“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投入新型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物业服务,创新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引导教育社区居民树立“自治共管”理念,形成“共建共享”氛围,自觉参与并承担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及其费用。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留守关爱、行业协会等公益性组织,完善各类社会救助、群众互助、纠纷调解等志愿性服务组织,帮助老、弱、病、残、独居、留守儿童、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
2.探索建立“四社联动”机制。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为着力点,试点探索建设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四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一是配齐社区专职工作者。力争为每个城镇社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严格执行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规定和年度评议考核制度,禁止各级各部门抽调和借调社区工作人员。二是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规范完善的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制度,分期分批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积极鼓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考试》,通过岗位学习、考录、注册等方式成为专业社工,并保证每个城镇社区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不少于1人。三是大力培育和规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到2016年底保证每个城镇社区各拥有2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并经常性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四是推行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各社区要对辖区内居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居民真正需求的志愿服务内容,按照需求招募建立相关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注册率要达到社区居民总数的8%以上。吸纳大中专学生、专家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及党员、离退人员,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教育、卫生、司法等部门的自身优势和社区辖区内资源优势,动员并组织行业骨干积极开展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服务、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五是积极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坚持以满足社区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依托社区建设,以租赁、改造或新建等方式,全面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活动场所建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膳食供应、健身娱乐等服务,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四)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坚持以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为目标,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为重点,按照试点先行、难点突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2016年内打造1-2个“社区减负示范社区”。
1.明确社区工作职责。由县民政局牵头,全面清理现有社区公共服务项目,依法制定《社区居委会工作事项清单》和《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逐步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2.规范社区工作资料台帐管理。按照“化繁就简”的原则,精简针对社区的各类台帐、报表,整合内容重复、形式雷同的材料报表,保留建立必要的档案资料,推行社区无纸化办公。
3.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全面清理针对社区的各类评比表彰活动,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指标一并纳入,建立统一的社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各职能部门不再单独组织考核评比活动,减少并逐步取消对社区的“一票否决”事项。
4.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管理。制定社区公章使用范围清单,出台管理使用办法,社区不再出具超出公章使用范围的各类证明。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工作班子,落实领导责任,建立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信息报送联络员制度,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统一指导、协调和实施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
(二)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推进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的整体合力。民政局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加快推进,逐项抓好工作落实;财政部门要落实社区建设工作配套资金,重点保障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发改局要准确把握上级资金投向,积极申报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住建局要对社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安全把关;国土局负责配合做好社区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核、报批等工作。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按目标倒逼进度,督察倒逼落实的要求,县民政局将对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整体工作均衡推进,按期完成社区建设提升年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