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三有”助农 走上脱贫致富金银路

时间:2019-09-30 09:33作者:易守云源自:农业农村局

自9月20日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暨安排部署会以来,农业农村局迅速出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全年农业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让“三有”助农,走上脱贫致富“金银路”。

村村有集体经济,个个都是受益人。走进池河镇明星村,该村支部书记刘家满介绍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前几年池河镇虽然交通和土地资源较好,但缺思路、缺资金、缺技术,只有依靠蚕桑产业维持生计。这几年,他们结合“三变改革”,通过“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模式,组建了蚕桑、生猪、养鸡3个合作社,共有社员330户,按照“集约土地、聚集资源、集中劳力、生产合作、分工分业”的思路,流转土地1750亩,建成高效密植桑园1890亩,年养蚕3800余张,养鸡12.8万只,建成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9个,发展百头猪场户78户,建成万吨有机肥厂和年产30万头屠宰场1个,以上产业年产值达到0.9亿元,全村实现人均净增收1.5万元。

户户有长效产业,家家有了“钱串子”。按照“全域旅游抓龙头,北桑南茶川道菜,特色种养保增收”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县聘镇管村用”的方式,聘请县内外产业技术专家9名、技术员31名、村级产业发展指导员104名,分产业分区域安排到全县150个村开展技术服务,确保长效产业健康发展,让农户增收致富有盼头。

人人有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不用愁。坚持以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精准实施就业产业创业“1135”稳定增收工程,在全县150个村开发了适合贫困人口村内居家就业的1000个左右的公益性岗位,根据岗位性质和劳动量,每月发放300—1000元工资,并签订3年以上用工合同,精准落实稳定增收到户到人。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县区、定点输出企业,开展大规模、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落实300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稳定务工”型岗位,签订2年以上就业合同,促进3000户以上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稳定就业,收入达标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