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共有全国、省、市、县、镇人大代表747名,五级代表齐全,工作基础坚实。近年来,石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机关”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把加强代表能力建设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在机制、载体、方式方法上探索创新,全县人大代表的能力素质不断增强,履职水平持续提高,人大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把好准入关口,把优秀代表选出来。坚持代表在一线选举产生,以高满意率回报高参选率。县镇人大换届选举时,县委和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严把选民登记关、代表提名“入口关”、督查指导关,严肃换届纪律,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高素质的县人大代表153名、镇人大代表562名,其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等代表达70%以上,全县选民参选率达89.1%。因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启动早、行动快、程序严,操作规范,纪律严明,2017年,换届选举工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十多家中央媒体联合报道。
加强学习培训,把工作能力提起来。举办代表集中培训班,邀请省、市人大领导,安排县人大工委负责人和有履职经验的优秀代表授课,对新当选的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履职培训。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指导各镇在召开镇人代会时,由机关各委室主任主讲,对全体代表和人大干部分批进行人大法律法规、乡镇人大业务专项培训。闭会期间,各镇人大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交流、代表小组集中学习、传帮带考等措施,有计划地对代表进行履职培训,有效提高了代表的履职水平。
搭建活动平台,让履职热情调起来。建立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机制,每名代表届内列席常委会会议不低于一次。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有担当”“人大代表大走访”活动,将各代表小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全县建立46个规范化的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代表走访接待选民、视察调研、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制度机制,出台了代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办法。将747名五级人大代表就近划分到相应的代表工作室轮流“坐班”,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调解矛盾纠纷、助推乡村振兴等活动,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要求,使代表工作室成为代表学习培训的“加油站”、了解民情民意的“直通车”、联系服务群众的“桥头堡”,代表的履职热情明显增强。
加强激励约束,把先进典型树起来。加强代表管理,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激励、保障和约束机制。充分保障代表培训、活动和工作经费,提高无固定收入代表误工补助。由县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制定统一模板,各镇人大具体负责,为每名代表建立履职档案,不定期检查代表民情日记,使代表履职活动全程留痕。开展“我身边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征文、“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风采手机随手拍”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代表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不断讲好人大好故事,发出人大好声音,增强代表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每年评选和表彰10名“十佳人民满意人大代表”和若干件优秀代表建议,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代表学有标杆、做有榜样,努力营造代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代表积极履职、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