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是发展所需、百姓所盼、民心所向,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与庄严承诺,更是各级人大履职作为的新平台。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后柳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三项举措积极推进。
用活机制,打通关键点。方式不活、力度不够一直是基层人大监督工作的短板,如何提质增效?该镇人大主席团紧密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用活视察、评议、通报等工作机制,紧盯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脱贫难点、重点问题,每年组织代表开展不少于6次的调研观摩,对镇政府有专项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站办所、驻镇单位开展不少于1次的工作评议,密切关注脱贫攻坚工作运行态势,打通关键点,增强人大依法对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监督实效。
凝聚共识,站好监督岗。紧抓主席团自身建设与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学习培训、讲授党课、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强化主席团成员与代表助力脱贫“摘帽”的使命感、责任感;围绕高质量脱贫“摘帽”主题,主席团成员带头进村入户,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凝聚攻坚合力,上下一心谋脱贫;将脱贫攻坚工作做为依法监督重点工作,镇每年召开2次人代会,主席团每季度召开会议,各代表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代表小组会,分层级、分片区开展交流探讨,共话脱贫事,共谋脱贫策。
发挥作用,做好帮、包、抓。镇人大主席团认真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主动请缨担任驻村工作队长,2名专干分别联村包户,献策献力脱贫攻坚;坚持以代表为基础,建立党委委员联系代表制度,强化对代表的传、帮、带,鼓励代表在脱贫攻坚一线履职尽责,全镇59名省、县、镇代表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助力脱贫;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有担当”“新民风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引导代表积极创业兴业,建立“代表+景区/公司+贫困户”带贫益贫与利益连接机制,以代表创业带群众兴业。全镇上下涌现出了陈国盛、李金斗、崔荣钰、陈崇海等一批作用发挥明显的人大代表,培育出巴人文化旅游公司、莲壶春绿茶等多家带贫益贫成效明显的代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