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GK-2021-0000 发布日期: 2019-08-29 23:24
来源 石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内容概述 关于加快石泉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高效政府的建议

关于加快石泉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高效政府的建议

第8号

案    由:关于加快石泉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高效政府的建议

提 案 者:政协委员 胡浩

承办单位:行政审批服务局

我国已将大数据列入国家战略,正在实施国家层面的全面布局。国家已经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各地政府纷纷积极响应,瞄准大数据产业,加快产业集聚与竞争布局的步伐。

我县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中兴安康(石泉)大数据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石泉县区域性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项目正式落地,为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市场进一步规模发展、信息产业链塑造,甚至是大数据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将成为推动我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万众创新的引擎,特别是对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政务服务、智慧扶贫、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企业服务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我县的电子政务内网虽然已经建成,由于各方面原因,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层次低、数据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的状况,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不充分,无法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决策服务、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等需要,离建成全县统一的数据中心乃至大数据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策建议:有鉴于此,对加快我县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建议如下:

1、政府应加强各部门信息资源横向整合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为建设高效政府奠定基础。一是加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横向整合和管理,建立全县电子政务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制度,建设全县统一的政务资源库。统一数据编码和格式标准,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整理编目,制定数据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标准化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服务系统,实现数据的准确定位、实时交换、深度共享、集中可用。二是建立县、部门、镇、村(社区)四级政府和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共享体制机制,为行政机关开展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以提高行政效能、惠及民生、服务企业为方向,推动县、部门、镇、村(社区)一体化服务信息化应用。三是研究建立信息资源统一管理、融合共享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县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建设和完善全县资源集中、管理规范的大数据中心,为信息公共服务提供资源支撑和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重视挖掘、利用数据,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2、推动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的应用。 一是根据大数据应用成熟度,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行业应用等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以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发展,形成“资源、技术、应用、产业”四位一体,协同互动的发展模式。二是在政务和公共服务应用方面,重点面向改善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积极推动交通、医疗、教育、市场监管、社会诚信等关键领域的大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务和公共服务效率。重点打造“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和“智慧教育”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如建立完善县城区交通车辆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县城区交通车辆大数据共享平台,拓展大数据应用,强化科技管控和服务,缓解“停车难”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升级“智慧健康”服务,提供远程医疗和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建立并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大数据库,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实际相结合的机制,发展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三是在行业应用方面,重点推动跨行业的大数据资源流动、整合、开发和应用,促进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与其他行业开展大数据融合与应用创新,带动全社会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探索大数据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布局“大数据”产业新业态,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入与培养。 一是聚集产学研用力量,构建人才体系,创新支持方式,吸引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激励属地企业和引进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大数据技术研发使用,促进大数据技术扩散。二是加大对属地企业研发大数据关键软硬件产品的支持力度。支持属地企业研制使用适合大数据应用的硬件装备和软件产品。三是吸引国内外大型数据中心、大数据研发机构、大数据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落户石泉。加大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大数据中心,机构合作力度,引进大数据技术人才。四是引进科研院校、院所,汇聚产学研相关资金,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大数据工程中心,培育发展具有我县自身特色的大数据产业体系。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和数据交易市场等数据流通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和企业发展大数据观念,催生一批具有大数据创新思维的机构、人才和项目,利用数据资源创新商业模式。二是组建若干个大数据应用与产业研究院、技术发展联盟,加快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人才培养、投融资体系等产业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