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端午节小长假了,要抓紧时间编一批扇子。”走进中坝作坊小镇,李宗琴正在忙着手上的活。旅游产业发展为她家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后柳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旅游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
吸引一批文旅能人。紧盯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缺项目、缺人才”问题核心,依托能人兴村战略,不断吸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发展保障。先后通过项目吸引、政策扶持、行动感召,成功吸引了一批以陈国盛为代表的文旅创业能人,整合建设了中坝村作坊小镇等优质景区,发掘了庖汤会、火狮子等系列优秀非遗文化,引导培养了一批特色与传统民俗文化传习人员,为旅游发展找到了新的着力点。
建设一批优质园区。为深入发掘汉水文化,进一步推进旅游扶贫,自2016年该镇建成陕南最大的根艺奇石交易市场以来,该镇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建成了集民俗体验、传统手工艺、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中坝作坊小镇。先后改造提升了水乡码头、明珠广场等一批景点,进一步优化了该镇的旅游资源,为该镇旅游增添了新色彩、新看点。
培育一批优秀企业。依托着中坝大峡谷、后柳水乡、中坝作坊小镇等旅游资源,该镇紧密围绕“景区+园区+企业”,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与保障能力,先后培育了“临江居、后柳院子、聚鲜楼”等一批规模以上服务业和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同时,该镇还围绕围绕“抓规范,提高服务水平;抓保障,提升接待能力;抓发掘,提升旅游特色”的三抓三提重点,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景区内一大批涉旅企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办好一系列文旅活动。为丰富文旅活动,该镇围绕时时有活动,季季不重样,全面深挖汉水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民俗与非遗文化,每年组织开展“秦巴根艺汉江奇石博览会”、“水乡之秋”旅游文化节、庖汤会等文旅活动,常态化开展篝火晚会,为景区注入文化活力,挖掘旅游发展新亮点,打造靓丽旅游名片。
带动一批乡亲致富。围绕“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与“党支部+园区+贫困户”模式,积极推进中坝作坊小镇与根艺奇石创业园等园区业态发展与系列旅游活动开展,以景区为依托,园区为纽带,店铺促增收”为目标,68户贫困户,近300余贫困群众依托中坝作坊小镇实现就业创业,20余名劳动力在根艺奇石创业园解决了就业问题,全镇15个村(社区)的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发展获得收益,一批贫困群众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