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吧?我怎么都是负5分了,你们是不是算错了?”
“有啥不可能,喊你义务植树你不来,组织学习栽茄子就你躲懒,更可笑的是,酒一喝醉就打民意畅通电话,问你反映啥事,你说你试着玩……”迎丰镇庙梁村余某拿着“爱心超市”积分登记册查看着,台下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细数着余某平日里的种种。
一个月前的庙梁村道德评议会上,余某红着脸被大家数落着,怒气之下提前离场。通过帮扶干部近1个月的教育、劝解、动员,余某从思想、行动上发生了大转变。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现场会上,都能看到余某的身影。3月的“爱心超市”活动上,老余挣了8分,兴致勃勃地在货架上挑选,兑了一个5分的太空杯,他笑得很开心。村里的群众都说,“老余变了!”
“爱心超市”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较好的“扶志”作用,促进群众进行“角色转换”,真正发挥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力作用,促使以往“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况发生了根本转变。
走进迎丰镇庙梁村的爱心超市,桑剪、水壶、手套、铁锹这些农具用品设置其中,热水壶、洗衣粉、洗洁精、牙膏牙刷、肥皂等常用生活物品摆满货架。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在这里,所有货物不是用钱交换,而是“积分”。
为配套春耕生产,迎丰镇庙梁村“爱心超市”根据村民需求配置了日常农用农具,村内每位群众都可参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按照积分制管理细则,根据村民善行义举、帮扶带动等良好表现进行评定加分,也会根据村民“等靠要”、脏乱差等恶俗进行扣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标准时,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
迎丰镇在各村创建“爱心超市”,搭建起扶贫济困、爱心传递的桥梁,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满意度、认可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同时,结合道德评议用积分制管理“爱心超市”,让全体村民参与到新民风、脱贫攻坚中来,让群众互相评一评、说一说,使其“红脸”,以此激发群众的荣辱观念,鼓励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凝聚全村脱贫攻坚的向心力。
爱心超市的“营业”,是扶贫与扶志、扶智共行的新举措。扶贫又扶志,扶志带扶智,自活动开展后,迎丰镇各村效果明显,积极发展产业、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大家你追我赶不落后,从思想上拔除穷根,提振脱贫致富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