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丰镇:种好“订单茄” 鼓起钱袋子

时间:2019-03-22 09:45作者:沈沙沙源自:迎丰镇

“现在发展高产农业蔬菜必须要把技术学好,看似简单的种茄子,原来技术要求这么高,单行匀栽,中耕培土都有讲究,这得抓紧时间学!”在迎丰镇庙梁村二组的堤坝田里,贫困户余时银和村里的茄子种植户一起,跟着县里来的技术员认真学习茄子种植要领。

为扎实做好特色紫长茄子产业发展准备,迎丰镇庙梁村驻村工作队在2018年冬就开始动员农户发展紫长茄子,结合“一补两送一议”活动的开展,帮扶干部为余时银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2亩茄子就是产业发展的其中一项。

农业生产,技术先行,在不同的节令讲述产业发展注意事项。在培训现场会上,县农林科技局技术员手把手示范,深入浅出地对大田栽培紫长茄子的整地、施肥、合理密植、中耕培土、科学用水、棚架搭建、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茄子种密了不见得高产,单行匀栽科学地控制好株距,不仅能通气爽水,还能方便后期搭桩、采摘,左右两边的土可作为培土防止植株倒伏。一般来说,拉绳划线再掏土,控制在行距120厘米、株距60厘米是最合理的。”技术员在田间地块与农户们互动演示,讲解其中缘由和注意事项。

贫困户余顺生是一位右肢体二级残疾人,今年他主动发展了2亩茄子,并和合作社签订了订单。自己院场外的2亩田地多年来种植玉米每年收入不到2500元,种植茄子可就划算多了。“技术员说这茄子是个高产品种,种苗免费提供,1亩茄子管护好能收3000-4000斤左右。签订的茄子订单保底价是每斤0.8元,这样一亩地我至少就有2400元收入,除去其他劳务和成本,2亩茄子至少有4000元收益,这还不算2亩茄子600元的奖补!”喜笑颜开的余顺生和其他种植户交流着产业收益账。

坚持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和服务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要从思想上引导、政策上把关、技能上培训、产业上指导,动员农户积极参与。培养贫困群众要有脱贫底气,激发脱贫锐气,树立脱贫信心,在产业发展上由被动变主动,预见出产业发展效益才能激发出农户动力,实现长效、稳定脱贫致富增收。

截至目前,迎丰镇已落实发展紫长茄子237.5亩,根据农户技术需求,还将继续邀请茄子种植技术专家到镇到村到户到田间开展紫长茄子种植技术培训,保证茄子种植技术全覆盖,助力产业增收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