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围绕非公党建“333”思路,着力在强覆盖、重规范、优服务、促发展这个“同心圆”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主谋”与“主抓”相结合,党建责任不断夯实。紧盯“园区非公党建成为全市一流”总目标,确定园区党建以“四提升”和“四同步”为抓手,以“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为载体的总体目标。班子成员每人确定1—2个非公党支部作为党建联系点,每月召开党建工作例会、下发党建任务清单,每季度召开党建推进会和通报会,实行销号管理,落实落细落小党建责任。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摸清“家底”,抓实支部换届、组织生活、活动阵地、发展党员、党费使用管理“五个规范化”建设。对新入园企业探索推行了“五同时”工作法,即登记注册时宣传党的政策、建设厂房时规划活动阵地、招聘职工时优先招收党员、筹备管理团队时挑选党组织书记、竣工投产时建立党的组织,确保“两个覆盖”始终保持在100%,成功创建1个“四星级”党支部。
“发展”与“培养”相结合,党员队伍不断壮大。针对党员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在企业出资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线技术骨干中培养先进分子,在招工时优先录用党员,挖掘了一批“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名,吸纳预备党员8名,1名预备党员转正,招聘党员员工3名。
“引人”与“搭台”相结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建立了“石泉专家人才工作站”,引进信息技术、金融、智造等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14名,组织地校合作、校企合作等26个人才专家团队、5所高校入站。成立了全市首家党建工作室—石泉园区党建工作室,履行“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品牌培育、信息宣传”等职能,构建区域化党建服务中心和党务专业化工作基地进行探索创新。
“引导”与“引领”相结合,助推园区快速发展。以提升优质服务为切入点,拓展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开展2次银企对接会,成立了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化解争议纠纷6起,营商环境得到优化,全年培育新增千万元入园企业10户,助推园区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