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村坐落在石泉县后柳镇南部,是该镇最偏远的高山村之一。精准扶贫以来,全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强基础 筑牢发展之根
“刚到这个村时,全村连一条硬化过的水泥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条件太差了。”长兴村驻村工作队长张喜贵感慨地说道。
长兴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自然条件,导致村民出行极其不便,成了阻碍全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完善基础设施,长兴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后柳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自2016年以来,政府在改善长兴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超过了千万元,全村共实施村级道路硬化6公里,新建村安置点1处,为农户修建三格式化粪池及改造水冲式厕所102个,修建人饮工程8处,完成全村电力改造266户,实施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1处,45户贫困户实施了异地移民搬迁,25户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
坐在村安置点院坝晒太阳的老人梅金友高兴地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出门就是水泥路,这样的生活以前简直不敢想。”
育产业 开拓致富之路
为了打造主导产业,让群众能靠山吃山、增收致富,在家里把钱赚,长兴村开始了“摸石头过河”的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驻村工作队先后远赴四川、重庆、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调研。通过外出考察,工作队长张喜贵发现本村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李子,便带领队员们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种植意愿,最终确定发展脆李产业。
为了坚定发展信心、掌握种植技术,工作队分批组织村民远赴四川、重庆等地参观学习,并结合“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积极投身发展产业。截至目前,长兴村全村李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实现了“摸石头过河”到产业发展“大步走”的转变。
长兴村驻村工作队还积极鼓励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李子林下空地,套种低杆经济作物,填补农户李子树生长期无法获得收入的空白。全村2018年共发展林下养蜂160桶、辣椒100亩、红薯200亩、烤烟200余亩,使李子种植户今年户均增收2000元。
树新风 引领发展之魂
2017年以来,长兴村党支部以“诚、孝、俭、勤、和”为主线,积极开展新民风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大力开展扶贫扶志工作。
“现在,全村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大大减少,大家思想都有所转变,扶贫关键是要靠人,思想脱贫了,发展就容易。”长兴村村支部书记薛源说道。
长兴村利用道德评议会评短摆差、选优树模,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最美家庭”“自强标兵”“励志脱贫示范户”“孝老爱亲优秀个人”等先进典型,对反面典型进行适度曝光、帮包转化,引导村民向善向好、争先创优。该村将爱心超市用好用活,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在全村范围内逐渐树立起了勤劳节俭、讲究卫生、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