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城关镇:一个电话引出的一场道德评议会

时间:2019-01-31 16:06作者:李思纯源自:城关镇

“刚才在会上听他们说,我也认识到了我自己那么做不对。反正,今后我尽量改......”1月30日下午六点,已经走出石泉城关镇雷兴村道德评议会场的唐某仍显得局促不安,一向对“等靠要”习以为常的他,面对记者的摄像镜头,羞愧地转过脸。

就在两个小时之前,雷兴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评议会。在会上,道德评议会的成员以及到场的新民风观察员、党员代表、道德模范代表、村干部代表、镇干部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等纷纷发言,就五十五岁的低保贫困户唐某虚假投诉、“等靠要”思想严重行为恶劣、不讲卫生等失德行为进行了评议抨击。

“你每到过年前就拿着口袋找政府、找领导,说你没有粮吃、没有钱花。你不认为羞耻,还把这当成习惯、当成骄傲,认为要到了就是你的本事!你用的电没让你掏一分钱、你的房是政府修的......”“口口声声说政府没有帮你,政府给你安排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四百、你的低保金每月两百,这些钱都是政府帮扶的。鉴于你目前的表现,我建议暂停唐某的低保,等表现好了再考虑。”会场上,大家针对唐某的恶习你一言我一语。

召开这场评议会的起因还得从唐某的一通电话说起。1月21日一早,唐某给县委主要领导打了一通电话,声称自己没有衣穿、没有粮吃、没有被子盖,需要政府马上解决。21日上午,县委领导将唐某反映生活困难的信访问题电话交办给城关镇党委,要求立即着手办理。接到电话后,城关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陈孝会立即组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所交办事项的具体措施,由镇纪委牵头,镇财政所、民政所及雷兴村驻村工作队组成了调查核查组,就唐某所反映问题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核实结果却让现场的干部感到吃惊。唐某家里不但有还没拆封的7袋大米、5桶菜籽油,还有民政部门救济的新棉袄、新被褥。很显然,真实情况与唐某自己所陈述的困难完全不符。再一走访细查,发现他十几年如一日,对政府的“等靠要”俨然成了惯例。

独居的唐某是雷兴村一组村民,身体健康,有耕地、有林地,但因为好吃懒做,耕地常年荒芜。考虑到他的经济困难,2014年,县镇村三级审核将他纳入农村二档低保,每月享受200元的低保金和5元电价补助,同时每年享受500元的取暖费。2016年,又被纳入“十三五”贫困户,2018年起由城关镇干部杜昌金包联,计划到2019年脱贫。唐某所居住的房屋是由政府2008年出资购买,并于2017年进行了危房改造,2018年经县住建局鉴定为安全住房。2018初,考虑到要改善他的生活质量,提升脱贫实效,村委会安排他捡拾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并与他签订了为期3年的公益性岗位劳务协议,每月报酬400元。经核算,他2018年收入七千余元。

而早在十年前,唐某就已经将“等靠要”发挥到极致。当年父亲去世,作为儿子的他竟然拒绝善后,后来由当时的乡政府出资安葬。老房屋破败失修,他找县政府上访,也由乡政府出资得到了免费的房屋居住。因为没有电,他多次缠访,乡政府为他购买了价值5000元太阳能发电设备,但是他仅用了不到一年,就以200元的售价出售给了别人。然后,继续为此上访。不得已,镇政府协调镇电管所为他拉通专线解决家庭用电,但这十年来,他从未交过一分钱电费,一直由政府买单。

唐某这种自身懒散、对政府救助长期依赖的行为,在全村人人厌恶。这次,又以电话投诉的形式虚假反映问题,试图谋取更多利益的行为在雷兴村激起了公愤。村里的道德评议会经过研究,决定就此事教育唐某,让他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失德行为。

这才有了雷兴村一场针对负面典型“人人喊打”的道德评议会。唐某由最开始的态度蛮横、极力辩解,到评议会结束,终于开始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端。

根据这场评议结果,村委会决定,暂停唐某低保三个月,如果行为有所改变,由村委会和道德评议会重新审定享受低保资格。并由村干部监督,要求唐某在春节前后重新清理家庭环境卫生。评议会结束,面对开始知道羞耻并进行反思的唐某,镇村干部鼓励他,自己动手将荒芜的菜园开垦出来种上蔬菜,利用附近的山林和废弃的老屋养上几十只鸡。只要认识到错误,堂堂正正做人,村民依然会接纳他和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