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河镇充分发挥镇党委书记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的统筹协调和带头示范作用,在民意收集、诉求办理、督回访等方面,坚持“四个亲自”的要求,将民情“三本账”细化为服务群众工作的“五类账”。
主动出访,记好“民意账”。喜河镇除了公开党委书记电话、邮箱,印制书记名片,利用新媒体,通过各村微信群、“魅力喜河”公众号等,搭建民情“直通车”外,还专门安排了书记出访接待日,即坚持每周三为书记出访到村坐班日,提前两天将书记出访接待目的地通过微信平台向群众公开公告。坐班当天,通过听取群众倾诉,能现场答复和解决的,现场解决,需要限时解决的,当场明确最长时限,需要跟踪办理的,当场明确跟办责任人。
亲亲力亲为,狠抓“落实账”。喜河镇在“三本账”办理过程中,由党委书记亲自负责督办,党委委员具体办理落实。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经分管领导初审后,填写《喜河镇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批办单》,呈书记审批阅办,对重大问题召开民情民诉班子研讨会,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喜河镇书记民情“三本账”事项交办单》交办到具体责任人,给出具体处理意见,限期办结,难以解决的问题,与群众充分沟通,取得群众理解。
回复回访,关注“满意账”。在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之后,由具体办理责任人反馈办理结果并填写《喜河镇书记民情“三本账”办理结果报告单》,镇综治办对群众满意度进行回访,对于当事人不满意的,进行再次核查,如诉求符合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则要求承办人重新办理,直到群众满意为止;若群众诉求超出政策允许的范围或是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则由三本账负责人将情况整理汇总报党委书记,由党委书记把关审定是否销号。
严抓督办,做到“不欠账”。喜河镇为确保所有诉求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督办小组,每月按期对“三本账”的办结情况进行核查,对于思想不重视、办理不及时、工作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政策的合理诉求未解决导致的不满意)的办理人员,进行问责谈话,限期整改。
规范流程,完整“记录账”。严格按照县委文件要求,规范办理流程,严格实行“一件一卷”,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利益诉求和投诉举报,从民情收集、把关、上账到回访销号,通过填写制式表单、记录谈话内容、收集走访照片等全程记录办理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群众满意。
县镇书记民情“三本账”是一项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社会治理办法。通过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的实施,群众的个人问题和集体利益问题能能够迅速传递给镇党委、镇政府,加快了民意上传速度,有效将部分问题解决在了萌芽阶段,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稳定了社会秩序,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为喜河的各项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