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柳镇:脱贫攻坚显成效

时间:2018-11-12 16:32作者:徐鹏源自:后柳镇

今年以来,后柳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夯实责任,传导压力,聚焦脱贫退出“577”标准,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足功夫,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今年新建组级路5.8公里、产业路9公里,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村民发展产业的路更加通畅;修建河堤工程保护农田2100米、饮水工程28处、发放分散管材3万余米,让农户用水更加方便和安全;为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改建5个,实现全镇14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并且所有村卫生室都开通了合疗报销业务,全镇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村民就医、报销更加方便;安装800余块电表、对老旧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修建活动室2处,为群众提供更加宽敞、功能更加齐备的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场所。通过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民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脱贫基础更加夯实。

特色产业全面发展。后柳镇按照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突出抓好订单蔬菜、魔芋、养蜂等中短期产业,香椿、核桃、茶叶等长效产业,重点打造长兴村李子、柏桥村茶叶、长安村中药材三个产业园区;加强对贫困户的产业技能培训,通过召开培训会、入户现场讲解、发放农业技术材料等方式开展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今年以来,举办大型培训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培训百余次。全镇发展养蚕1000余张,养蜂1700余箱,种植魔芋450余亩,香椿300亩,烤烟850亩,建成脆李基地2000余亩,组建成立了5个贫困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1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3个扶贫互助资金组织。全镇385户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全部与经营主体签订了订单合同。通过引、建、培、聚等途径,推行“支部+农业园区、+创业园区、+旅游景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创业人才、+贫困群众”的发展模式,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与广大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安居工程成效显著。为实现全民安居的目标,该镇全力实施“两房”建设。一方面实施旧房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原址重建和修缮加固的方式,对169户农户的住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实施易地搬迁工程,确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512户。自2016年以来,建成了文化休闲广场等9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让一大批贫困农户住上了安全住房。今年,为彻底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后柳镇按照以户定建的方式,建成了费家湾移民搬迁安置点,解决了80户贫困农户的住房问题。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并逐步致富”的目标,成功引进江苏扬州仪征哈哥宝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我镇建设毛绒玩具社区工厂2个,容纳400余人就业,让搬迁户,尤其是贫困户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