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岁的后柳镇干部程勤磊,2017年2月被派驻柏桥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自从来到柏桥村,他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在了这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上,就连妻子到了预产期,他都一直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在村民心中,他是“朋友”,是“好小伙”,更是“好干部”。
勇于担当能作为
面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程勤磊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脱贫攻坚基础必须夯实的道理。他跑遍每一个村民小组、每一户人家,“边走边听边看”,听村民意见,看哪里需要修路、哪里村民饮水不安全、哪里的线路要改造。然后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起商定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计划,为村里申请和协调水、电、路、讯、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他的努力下,柏桥村在两年时间里,实现了13公里道路硬化、修建河堤500米、修复灌溉堰渠6公里、电力改造6公里、新建人饮工程8处,实现电力入户和安全饮水100%。现在路更方便了,水更干净了,用电更安全了,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柏桥村也成为了今年的拟脱贫村。
真情帮扶解民忧
2017年,柏桥村李泽发老人因住房不安全被纳入贫困户,家里只有老伴儿和小孙女。每逢雨季,程勤磊都非常担心这一家人的安全,常常不顾自身安危,冒着大雨将他们安全转移,还帮助疏通房屋后檐水沟。两位老人看着全身湿透还在清理排水沟的他,感动地落泪了,连连说道“小程啊,幸亏有你照顾我们,没有你我们老两口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是好干部,好哇......”安全转移不是长久之计,为解决根本问题,他与老人及其子女商量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分散安置建房。他帮助老人给新房选址、购买材料、协调施工难题、申请搬迁补助,直到房屋建成,老人一家住房了新房,他心里才踏实。
“志智”双扶不放弃
谢贤忠也是村里的贫困户,起初,他发展动力不足,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浑浑噩噩,不知上进,村民意见很大。
程勤磊包联后,早晚入户与他进行“思想周旋”,给他讲扶贫政策,讲帮扶措施,给他鼓劲,并“监督”他行动。一来二去的交友谈心,
谢贤忠的思想逐渐发生改变。在工作队和他的帮助下,旧房改造让其房屋焕然一新,还让谢贤忠担任村里的护河员,获得了稳定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今年,谢贤忠主动栽植果桑2亩,养猪2头,养羊3只,还努力务工挣钱,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两年扶贫路,浓浓鱼水情,像李泽发和谢贤忠这样被程勤磊“扶”起来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他把脚步留在了群众家中、更印在了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