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部门动态>正文详情

教体局:根植地域文化 让研学路上“德智双收”

时间:2018-11-07 14:55作者:张磊 李英军源自:教体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8年以来,石泉县立足县内金蚕文化、鬼谷子文化、汉水文化、农耕文化等地域优势,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同频共抓,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学习社会知识和实践经验,扩大视野,激发爱劳动、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厚植金蚕文化,助力三宜建设有着“鎏金铜蚕·丝路之源”美誉的石泉县池河镇,成为该县池河小学研学旅行的天然资源。国庆节前夕,该校组织150余名学生走进位于该镇的“金蚕之乡展览馆”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认识“鎏金铜蚕”的前世今生,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悟家乡独有的文化符号,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金蚕小镇建设作贡献。

挖掘鬼谷子文化,弘扬尊师重道。9月21-23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石泉县政府联合举办的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在石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鬼谷子智慧、旅游开发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期间,石泉县江南九年制学校组织60余名师生举办了一场古香古色的“拜师礼”仪式,祭拜先圣孔子,诵读《三字经》,集体接受传统文化洗礼,弘扬尊师重道的风尚,培养知恩感恩的浓厚意识,自觉践行新民风建设的文化内涵。

领略汉水文化,培育环保意识。10月12日,石泉县喜河九年制学校以企业开放日为契机,组织该校60余名学生走进近邻喜河水电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期间,该校学生观看了水电厂宣传片,实地参观了发电机组装置、中控室、电站大坝、泄洪装置等详细了解了水电站在防汛减灾、南水北调、经济带动、生态环保上的功能和作用。新知识、新领域,引起了广大学生强烈共鸣,纷纷表示要守护好家乡水源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为“一江清水送北京”贡献应有力量。

体验农耕文化,树立劳动美德。早在7月份,石泉县迎丰九年制学校组织该校八年级学生走进该镇贫困户种植的黄花菜地。在田间地头,现场体验采摘黄花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认真聆听驻村干部对黄菊花菜生长周期食用方法及经济价值的介绍让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深秋时节,该县云雾山镇中心小学又组织70余名师生走出校园,观察学习田野中各种农作物的学名、生长特征和食用价值等,培养学生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从小树立尊农爱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