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亮,后柳镇金齐村村民,家中7口人,因无安全住房,生活十分困难,2017年被纳入贫困户。徐兴亮的妻子是肢体残疾,行动不便,而他本人是言语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表达,家中还有3个孩子上学。徐兴亮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由于没有发展信心,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窘迫的家庭现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齐村驻村工作队大力开展新民风建设,对贫困群众进行“志智”双扶,在全村营造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脱贫氛围,徐兴亮也是重点“扶志”对象。工作队和包户干部专门入户给他“打气”,向他讲解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教育扶持等方面的扶贫政策,鼓励他只要抓住政策机遇,依靠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脱贫致富。徐兴亮在工作队的动员和鼓励下“心动了”,对未来充满希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在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政策的扶持下,徐兴亮贷款5万元,在后柳水乡根艺奇石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开办了根艺奇石店,后柳政府为其减免三年租金,并给与3000元装修补助。平日里,他们夫妻二人主要精力都投入在产业发展上,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认真学习职业技术。一方面主动发展特色产业,种植2亩白芨和3亩魔芋,长势良好,另一方面巩固发展传统产业,种植10亩传统农作物,养鸡200只、养猪4头、养蜂4箱,还在家里自制玉米酒、手工粉条进行销售,收入越来越多。妻子林亭会也通过“1135”稳定增收工程申请到了“居家就业”公益岗位,负责清扫村组道路,获得每月1000元的固定工资收入。他们夫妻二人总是起早贪黑,经常忙的吃饭都顾不上,是村民口中实在的“勤快人”。2017年底,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小两口在县城移民搬迁安置小区购房一套,全家人终于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通过两年的辛苦努力,徐兴亮的家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达到了贫困户退出标准,成为了今年的拟脱贫户。他经常对别人说:“现在政策这么好,但不能总等着别人给、等着政府救助,当贫困户绝不是光荣的事,靠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才踏实”。现在的他,发展信心十足,计划把剩余的土地都利用起来,扩大中药材种植,坚持自力更生,争取把生活过得更好。
如果身残志也残,就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徐兴亮夫妇虽然身体残疾,但热爱生活、自立自强、靠勤劳兴家,这正是我们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该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