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部门动态>正文详情

杜小林:返乡创业谋发展 黑木耳收入80万

时间:2018-10-15 14:33作者:郭健源自:司法局

初见杜小林,很难将这个中等身材、长相斯文的年轻人和职业农民联系起来。然而看到他在一排排耳木棒中来往穿梭,动作娴熟,却非一朝一夕之功。

杜小林在几岁时就随在外闯荡的父亲搬离了老家。初中毕业后开始创业,开过加油站,卖过净水器,很快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在美丽的石泉后柳水乡置地修房安了家。

虽然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杜小林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家喜河镇长顺村,那里毕竟是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一草一木,邻里乡亲时刻牵挂在他的心头。

到过安康石泉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典型的山区,而长顺村则位于更为偏僻的凤凰山余脉。这里山大沟深,还有汉江天堑阻隔,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贫困,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就再也不愿回来,还有实在走不了的村民只有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这一切杜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老家乡亲尽快致富脱贫成为杜小林最大的心愿。随着喜河长阳大桥的建成通车,回趟老家已经变得不再困难,这让杜小林看到了希望。

2016年底,杜小林驾着自己的爱车经长阳大桥回了趟老家。多年没回家,乡亲们纷纷拿出自产的农家菜来招待他,当他吃到堂兄家的木耳焖土鸡时,立即被这鲜美的味道和爽脆的口感所吸引,经询问,木耳原来是堂兄家自产的。

老家还能产出这么优质的黑木耳?杜小林赶紧拿出手机查询,发现黑木耳生长环境和老家高度相似,且所需资源到处都是。这时候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黑木耳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

说干就干,2017年初,经过杜小林的运作,他在老家创办了长青藤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他想用一年的时间,摸索到黑木耳生产规律和技术,并作为长线产业带农增收。

然而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已经穷惯了的村民们并不能理解这位“街上人”的作为,认为好好的经销商不干回老家当农民,甚至有人说他“发神经”。面对村民的闲言碎语,杜小林并没有理会,而是认准目标,勇往直前。

黑木耳种植需要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还要靠近水源。杜小林老家的土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流转适合地段的土地。在镇村支持下,他流转了10余亩沟边向阳地开始了黑木耳种植。

那段时间真是苦,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留在老家劳动力不足,而上堆、排场、起架这些活人力少了根本不行。为了做成事,杜小林放下身段,砍菌棒、清杂草、开水沟这些重体力活亲自上手,很快他那一双从未握过锄头的手被磨出老茧。

然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算啥,将发展理念灌输给乡亲,那才是难事。为了打开乡亲们思想上的结,劳动之余,杜小林经常和他们聊天,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发展,拓展他们的眼界和思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家蹲守一年的杜小林种植的黑木耳喜获丰收,当年生产干木耳1000余公斤,由于质量过硬,经过杜小林的朋友圈口口相传,根本不用促销就全部卖了出去,这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

杜小林的成功,让乡亲们看到了现实,很多人纷纷加入长青藤生态农业合作社,并自愿拿出土地入股,还在杜小林处务工。今年杜小林发展椴木黑木耳1200架,椴木香菇860架,生产干木耳4吨,干香菇2吨,妥妥地能赚80万元。

随着村民们对他的愈加信任,现在杜小林已经流转了荒山375亩。对于未来,他充满希望,他想在家乡的荒山上全部种上果树,让世代为家的大青山真正成为乡亲们耐以生存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