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柳镇抓住关键,聚焦治本之策,扎实开展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和“两房”建设三项行动,为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强基固本。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年初以来,后柳镇新建组级路11.8公里,产业路11公里,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村民发展产业的路更加通畅;修建2100米河堤工程保护农田;修建28处饮水工程,发放分散管材3万余米,让农户用水更加方便和安全。为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新建了金齐村标准化卫生室,改建了汉阴沟村等5个村卫生室,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并且所有村卫生室都开通了合疗报销业务,全镇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村民就医、报销更加方便,常见病症不出村就能得到治疗。修建活动室2处,为村民提供更加宽敞、功能更加齐备的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场所。同时,为进一步改善用电条件,入户安装800余块电表,对老旧线路进行了改造提升。通过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群众出行、饮水、用电、看病、办事更加方便。
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按照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后柳镇突出抓好订单蔬菜、魔芋、养蜂等中短期产业及香椿、核桃、茶叶等长效产业,以长兴村李子、柏桥村茶叶、长安村中药材为重点打造三个农业产业园。加强对产业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通过召开培训会、入户现场讲解、发放农业技术材料等方式开展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举办大型培训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培训百余次,实现农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发展养蚕700余张,养蜂1200余箱,种植订单香椿460亩、魔芋450亩、订单蔬菜400亩、烤烟900亩、中药材100亩、羊肚菌35亩、食用桑30亩、油葵100亩。重点培育了柏桥村六台山生态农业合作社等5个示范化农业合作社,385户发展产业的贫困农户与经营主体签订了订单收购合同,产业增收措施更加夯实。
“两房”建设安居行动。一方面大力实施旧房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原址重建和修缮加固的方式,对160余户农户的住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516户。自2016年以来,建成了文化休闲广场等9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让一大批贫困农户住上了安全住房。今年,为彻底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后柳镇按以户定建的方式,又新修建了费家湾移民搬迁安置点,预计解决80余户贫困农户的住房问题。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并逐步致富”的要求,为搬迁农户规划落实搬迁后的增收措施,向安居乐业的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