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后柳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工作思路,持续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扶贫带贫机制,依托订单营销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逐步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基础。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今年年初,后柳镇根据镇域发展现状、综合气候、海拔以及产业基础等实际,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合理安排产业项目,编制出台《后柳镇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18年至2020年)》。同时,各村紧紧围绕镇域规划,按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研究制定出产业发展方案规划,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细化年度工作任务。
建好平台,发挥优势。一是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对全镇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建立台账并逐一进行摸排,重点对已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下的合作社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跟踪指导,确保逐步发挥作用。同时对运行情况好、作用发挥佳的村级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着力打造为示范化合作社,并结合“能人兴村”战略,争取资金扶持;二是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由镇农综站牵头,根据产业类型,积极对接县域范围内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贫困群众逐户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合同,建立利益保障机制。2018年,该镇共计签订订单合同600余份,解决了“产品无需求、市场无保障”的实际问题,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邀请各类技术能人、“土专家”到村、到户、到地块开展经常性技术培训,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从而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真抓实干,突显成效。今年以来,通过县、镇、村三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后柳镇产业扶贫工作态势良好。截至目前,贫困户共计养猪625头、养牛301头、养鸡14749只、养羊345只;种植水稻、玉米等粮油作物952亩,较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该镇以发展各类特色种养业为侧重点,突出长线产业覆盖,今年共计种植香椿300亩,建立香椿示范基地2个;种植魔芋450亩,培育种芋繁育基地1个;发展烤烟850亩;新建密植桑园380亩;养蜂1700箱;种植特色林果及茶园800亩,产业发展涉及贫困人口662户1872人,基本达到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