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脱贫”从何来?志智双扶拔“穷根”

时间:2018-08-14 11:52作者:吴亚君 胡红莉源自:扶贫局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石泉,有着小江南的美,却也因山所困而发展滞后,目前,尚有贫困人口7731户16847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后,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略。志智双扶成了扶贫的关键,在今年4月份,石泉立下了“坚决打赢脱贫达标歼灭战”军令状。石泉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以“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为目标,坚决完成脱贫任务,内生动力喷涌而出。

宣传引导立志气,引出“新血”

“今年辣椒长的太好,枝子都快压垮了。新栽的桑树也长的好,秋蚕就可以多喂些了!”站在挂满辣椒的坡地里,马孝奎很是满足。他的身后,20余亩桑园套种辣椒地一直壮观的延伸至山下。

近日,正是辣椒喜获丰收的时候,马孝奎摘辣椒摘的喜不自收,57岁的马孝奎是石泉城关镇东风村一组的贫困户,以前因为家里土地少,除了每年喂三张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收入。今年,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他利用栽桑的土地套辣椒20余亩、黄花菜套种黄豆5亩,同时,常养的家畜猪、牛和家禽土鸡也适当增加数量,订单辣椒加上养鸡养猪养蚕的收入超过2万余元,看着马孝奎发展越来越好,村民都很羡慕,都开始向他请教发展良策,有不服输的村民还要与他比着干,于是,村上掀起了一阵追赶超越、拼搏发展的潮流。

今年7月,石泉还组织召开庆祝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32名“勤劳致富示范户”。不仅如此, 还成立了由驻村干部、自强标兵、业务骨干等成员组成的扶贫扶志扶智宣讲团,定期下乡开展宣讲活动,为当地村民送去精神食粮。

近年来,石泉在全县161个村(社区)成立了由乡贤能人、退休干部等群众推选产生的道德评议委员会,定期对善行义举及坐等靠要的人和事进行评议。并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自强自立励志典型、脱贫攻坚先进标兵和脱贫致富实例,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观念、重拾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上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教育430场次、道德评议342场次,设立村级红黑榜161个、张榜公布 300余次。

同时,石泉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的“送文艺下乡村、送演出到农家”活动,先后举办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活动300余场、新民风专题讲座12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建立75家爱心超市,规范积分制管理,各村每月根据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精神文明、环境卫生等11项考察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村民按积分换领“爱心超市”物品。截止到目前,全县2000余名贫困群众领取物品,促进了民风持续向好向善。

技能培训强底气,输入“活血”

“多亏县上给我们提供的免费修脚师技能培训,不然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搞点啥赚钱。”徐天佳说道。

家住石泉县迎丰镇红花坪村五组的徐天佳曾靠在外务工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没有什么技术的他拿着微薄的工资,一年到头下来没有结余。2017年8月,镇上通知他到县上参加修脚师技能培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徐天佳参加了为期12天的修脚师技能培训,并顺利的拿下结业证和修脚师初级证书,9月1日被远元集团安排到洛阳工作,由于工作突出,一月后当上了副店长,每月工资达六千多元,今年3月份又升职成为河南洛阳市场景华路店店长,每月工资在7000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五位村民参加了修脚师培训,与他同一期参加修脚师培训的刘德泉、陆晓琴等,凭借自身的勤奋,也分别成为几个河南几个修脚店的店长。

石泉针对贫困人口文化层次低、技能水平差、平均年龄偏大、不能远距离外出务工等问题,抓住技能培训这个根,建立了由县人社部门统筹抓总,县农林科技局、职教中心、供销联社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各负其责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对有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采取送技上门的办法就近就地开展技能培训。并对贫困劳动力到培训机构驻校培训,实行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交通补贴的“三包两免一补”政策,通过政府搭台、精准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企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培训合格者直接安置到企业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贫困户就业增收”良性互动,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目标。

目前,全县开展各类培训32期1253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638人、产业技术培训379人、创业培训236人、其中89人成功创业,并带动257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

依法治理树正气,去除“黑血”

“韩法官,你好,我现在在珠海,刚才买机票,工作人员说我已被纳入失信黑名单不能买。有啥办法能马上给我取消失信黑名单?我急着要赶飞机。”7月24日,曾为躲避债务将办案法官拉入微信黑名单的梅某,又主动添加石泉人民法院执行局韩法官,向其求助。

2015年9月23日,被告梅某、刘某某称因工程需要周转,向原告黄某借款两万元,约定1个月还款。到期后,梅某、刘某某没有偿还借款,黄某向石泉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调解,双方协商达成还款协议。履行给付期限届满后,梅某、刘某一直没有履行偿还借款本息的义务。为此,黄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此次发布网上失信黑名单,梅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主动偿还欠款。

针对失信、失德、失志等不文明行为,石泉创新依法治理体系,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加强诚信网络宣传、构建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信用联合激励惩戒制度、开展重点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整治等措施,推进诚信建设,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风气。

今年6月至9月作为集中整治“谢师宴”的时段,石泉组织考生和家长签订《弘扬新民风 拒绝“升学宴”承诺书》,将违规操办的学生,作为不诚信纪录计入该生档案之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及家长主动转变观念、反对大操大办;同时,县纪委加大了对党员、干部和“两代一委”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惩处力度,开展巡回暗访督导6次,处理党员干部5人。各镇成立了民风纠察队,对各村执行移风易俗相关规定进行督促检查,责令整改问题79件,对好吃懒做、打牌赌博、不敬父母的42起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厉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石泉通过采取教育引导、技能培训、依法治理等综合措施,切实在“扶志”上下功夫,扶起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志气”“底气”和“正气”,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