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7-05-26 09:25作者:源自:三秦都市报

新闻提示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近日在朋友圈刷爆了。一条“鎏金铜蚕”一下子惊艳了世界。可你是否知道,这“鎏金铜蚕”的来历呢?

“交给国家就安心了”

我们应该记住,安康石泉池河镇谭家湾的一个普通村民的名字:谭福全。33年前,他的一次不经意的发现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老丝绸之路的伟大物证“鎏金铜蚕”,横空出世。

“谭福全,1937年出生在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他年轻时曾在汉阴县杨家坝农场务工,做过文书、会计工作,妻付远香生于1941补家用。”据石泉县文广旅游局副书记、副局长张昌斌回忆,年回家务农。其10月,为池河镇新棉村人,二人婚后育有子女5人。农闲时节,谭福全还带着孩子和其他村民一道在河边淘金,贴年12月20日,谭福全带领长子、二女、三女,在池河岸边挖了一个两米多深的“金窝子”淘取沙金。下午时许,长子谭可宝在沙坑里发现了一枚和真蚕大小一样的鎏金铜蚕。他们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唯一一枚鎏金蚕。次日,一名县领导在镇干部陪同下赶到谭福全家,查看了鎏金铜蚕,他虽然无法认定鎏金铜蚕是不是文物,但却承诺联系省上专家来鉴定。临走时,镇领导还叮咛谭福全要把鎏金铜蚕保管好,要求一不能丢失,二不能随意出卖。谭福全当即表示,如果鎏金铜蚕是文物,就把鎏金铜蚕捐献给国家。当天晚上,石泉县广播电台也报道了挖掘出土鎏金铜蚕的消息。

“后来镇上来人了,县上也来人了,说这是文物,要我们小心保管。有一天家里还来了一个人,说给8000块卖给他。那是国家的东西,我们哪能卖到外国去哩!”谭福全和付远香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全家人高兴了几个月,也忐忑了几个月,最后决定到省城西安去鉴定一下到底这蚕子是咋回事。

1985日,在时任石泉县计划委员会主任胡仕佳的引导下,谭福全从堂妹谭福兰手中借来50元路费,怀揣鎏金铜蚕搭车赶往西安,将鎏金铜蚕捐献给陕西省博物馆。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待了他,说鎏金铜蚕要送到北京鉴定。回到家里,谭福全默然了几天,只说了句“交给国家就安心了。”

“第二年夏天,谭福全到石泉县城探视胡仕佳时,胡告诉谭福全,他上交给省博物馆的鎏金铜蚕经北京考古专家鉴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已送到北京,收藏在国家博物馆里了。”张昌斌说,胡仕佳还向谭福全展示了1986年第二期《文博》杂志,里面有篇《石泉县首次发现汉鎏金蚕》的文章。文章说:石泉出土的鎏金铜蚕经初步鉴定为汉代遗物,以红铜铸造后施以鎏金工艺,在全国是首次发现,且仅有一条,弥足珍贵。

2000年春节期间,谭福全由于长年劳作、疲惫过度,不幸身患肺癌,终因经济困难、未及时入院治疗于3岁。患病期间,谭福全夫妇高风亮节,不愿给当地政府和上级组织增添麻烦,断然拒绝了亲友建议请求省博物馆资助治病的提议,以至于他去世的消息在很多年后才被社会知晓。池河谭家湾为古直洲城遗址,当地人称“汉王城”。谭福全淘金淘出金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飞遍池河两岸,让人们再度把目光聚集到汉水流域这个号称秦头楚尾之地—石泉。从古至今,石泉一直延续着种桑养蚕的传统,也一直是丝绸生产和丝绸商贸的繁盛之地。然而,石泉究竟有多少年的兴桑养蚕史过去一直是个谜。

“关于鎏金蚕,在石泉当地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长期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薛国柱说,汉武帝时期,在秦岭深处的石泉一处村落,村里面人们世代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富足和谐。鸡鸣晨起,踏青耕作,牟牛耕田,机抒声传。有一天,国家突发战事,武帝征兵令到,传令队的马蹄声踏破了山村的宁静。村中一名刚刚结婚的男子不舍妻子,但卫国戍边不容等待,只好留给其妻子祖传铜蚕一枚,嘱托妻子务必照顾好家和桑蚕事业,许下诺言“蚕破茧,夫远归”。

此后,妻子奋发养蚕,化思念做蚕茧,潜心研究丝帮助家族和村民一同发展桑蚕事业,很多客商慕名而来,收购其蚕丝制品,远销全国乃至西域,其妻子的事迹也成为一方佳话,石泉县养蚕的传统与特殊技艺至此开始并流传千年,生生不息。汉武帝听说之后,倍受鼓舞,欲表彰其全家,便派人分别去往前线和村中了解具体情况,然而前线传来噩耗,其骁勇善战的夫君已经战死沙场,其妻子痛心不已,抱金蚕痛苦整夜。武帝十分动容,命人在山村树立丰碑,命皇家工匠钦制鎏金蚕一枚赠与其妻,并颁布诏书,大力发展起村里的桑蚕产业,其妻以洁白的蚕寄托对夫君的思念。

“近年来,专家学者根据池河谭家湾发现的鎏金蚕,将石泉的养蚕史推到了多年以前。”提起鎏金蚕,文化学者李思纯满怀深情地说,2000多年前,随着西域“北方丝绸之路”的拓展,西南“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我们的祖先利用在秦巴之间通往长安的子午古道,将这里的蚕丝、丝绸及桑蚕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鎏金铜蚕”的丝路记忆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贺达炘介绍,这只“鎏金铜蚕”体量不大,通体长只有5.6节,都惟妙惟肖,其中首尾个腹节清晰可辨,蚕仅此一件,非常珍贵。这只铜蚕发现以后一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汉代展厅展出,是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纽带作用的标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养蚕缫丝技术和丝织品贸易在汉代中西贸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其特殊的文物价值,近几年经常出外展出,出过省、出过国,曾在日本展出。最近为了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里展出,7月份展出结束后返回西安,陕西观众才可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再睹这只“鎏金铜蚕”的风采。

“鎏金铜蚕”的出土,将陕西石仳仳仳仳仳仳仳仳泉县这一养蚕圣地的历史推前到汉代。据《石束后返回西安,陕西观众才可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再睹这只“鎏金铜蚕”的风采。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途经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以蚕入葬的传统,最早于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贺达炘说,无论是石蚕、玉蚕、陶蚕、金蚕,都是蚕神不同的物化形态,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国人对蚕之神力生生不息的崇拜。

古有“鎏金铜蚕”今有致富“金蚕”

时光越千年。现如今,作为西北地区蚕桑大县的石泉,蚕桑产业正成为该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现有桑园面积69822亩,其中优质桑园5万亩,养蚕农户近万户,占总农户的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5.3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3.5亿元,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产值11.86亿元。蚕桑丝绸现已经初步形成产、供、销、工、农、贸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充分利用蚕桑产业‘短、平、快’的特点和产业基础坚实、技术普及率高、广泛适应农户等优势,把蚕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入挖掘“鎏金铜蚕”的历史小的蚕,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蚕’”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燕明表示,他们将紧紧抓住国家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金蚕之乡、丝路之源”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地域“富硒”禀赋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加快蚕桑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蚕桑产业年总产值达20本报记者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