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6年三创工作总结暨2017年重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6-12-26 17:38作者:源自:县三创办

石创办发〔2016〕45号

 

石泉县三创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6年三创工作总结暨2017年

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石各单位:

现将全县《2016年度三创工作总结暨2017年重点工作》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积极谋划来年三创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三宜”石泉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泉县三创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2月26日

 

抄送:市双创办,县三创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办公室,归档。

石泉县三创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2月26日印发

2016年三创工作总结暨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办紧紧围绕市级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加大配套建设投入、夯实行业管理责任、攻克创建薄弱环节”的工作思路和措施,通过各镇、各职能部门、各片区的辛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6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顺利通过年初指挥部按照“补齐短板、消灭最差”和“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结合各职能部门职责,对各项指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县委、县政府于5月12日、6月20日、8月1日、10月25日密集地召开了全县国卫复审工作推进会,三创办也于4月份组织开展了全面自查,7、8月份先后组织进行了两次病媒生物防制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共下达整改通知书336份,及时地进行了查缺补漏,强力推进了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等重点指标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卫标准的硬件、行业管理、内业资料等全面达标,通过了层层检查验收,5月份通过了省级暗访,9月份通过了病媒生物防制单项考核,11月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2月份通过国家综合审定,省爱卫办通知〔2016〕125号确认我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达标。一是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截止11月底,全县造林绿化5.3万亩,完成全年任务106%,其中飞播造林2万亩,义务植树46万株,完成新建茶园2500亩,改建茶园2000亩,5万亩优质桑园面积基本稳定。二是创森示范体系全面建成。经过全县各镇各部门共同努力,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重点打造“六园三林两线,两路三园四镇五村”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森示范工程,基本实现了市双创指挥部提出的公园广场精品化、江河道路景观化、单位小区园林化的要求,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森林城市考评验收标准,为迎接中省检查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规范整理创森内业资料。坚持一边推进创建重点工作,一边收集整理创建档案,积极督促指导各镇、各单位按照创森指标体系,规范收集档案资料,做到了创森档案规范整齐,全面反映创森过程和成果。

(三)创园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提升。一是城区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投资2300万元启动实施了一批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城区破损木质花盆维修翻新、补植、换苗已全面完成;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地广场、绿化带补植补栽和滨江公园、北辰森林公园绿化提升已完成90%以上;江南湿地公园已完成建设进入验收程序;杨柳秦巴风情园环线绿化已全面完成;东西两条入城交通干道按照景观大道标准进行了绿化提升;江南栈道和新桥滨江景观带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320万元;城关旅游文化街区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面完成。通过城区重点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加了县城绿量,巩固提升了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二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绿化成效初显。督促各绿化责任单位对2015年绿化地块进行了抚育管护和补植补栽,同时对国道沿线绿化、景区道路沿线绿化、景区景点周边绿化进行了补植补栽和管护提升,重点推进了县城、集镇、社区、村庄及周边绿化美化工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绿化成效初步显现。三是扎实开展城乡园林三级联创。对2008年以来创建的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小区)进行全面复查,积极做好绿化提升工作。今年创建各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园林镇村共计12个,已完成县级初审,报送市住建局审核,等待命名。

(四)城乡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数字化城管建设进展顺利。按照智慧石泉建设的要求,已完成机房建设、软件平台编制、数据采集等工作,目前正在核准数据、落实操作维护人员,预计在明年初可投入使用。二是城乡环卫设施全面提升。今年城乡环卫设施累计投入670万元,其中住建局实施280万元,购买了高压清洗车、洗扫车、小型扫路车、高空作业车等机械化清扫设备,县城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以上;县环保局实施390万元,新购置120升垃圾桶4424个、垃圾压缩车3辆、钩臂车9辆、2立方米垃圾收集箱273个,已于7月底前分别配送到各镇投入使用。三是重点市政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江南农贸市场和6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江南建材物流市场已完成1.7万平方米主体建设;新建公厕2座,改造提升二类公厕3座,已全部投入使用;汉江步行景观桥、长安广场、江南人行栈道、新桥北桥头绿化景观工程及汉江一桥和二桥景观照明工程等一批重点市政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四是各镇两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县城南部片区垃圾处理场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县城建筑垃圾处理场、东北及西北片区垃圾处理场已全面开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主体及设备安装已完成,管网铺设完成80%,即将投运;后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池河污水处理厂主体已完工,设备安装完成95%,预计年底建成;喜河、熨斗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曾溪污水处理站项目已基本完工,管网铺设已完成90%,年内可投运;两河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征地。

(五)县城容貌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着力抓好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为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县住建局集中力量对农贸市场周边、在建待建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15次,查处典型违反市容市貌管理案件 11 件;同时,组织协调县住建局、交警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段等职能部门,扎实开展重大节日期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坚持每日进行巡查、整治,做到管理无空档,环卫工人加班加点,及时清扫清运,整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良好。二是扎实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以城区主要干道为重点,对城区道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区段,实行路口定点、路段巡查的管理方式,积极组织开展“违法停车”、“工程车、渣土车”、“僵尸车”清理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查纠交通违法6300余起,清理“僵尸车”258辆,暂扣驾驶证件87本,行政拘留交通违法者22名,确保了县城交通井然有序。三是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载体,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突出本地餐饮特色,成功打造了突出石泉餐饮品牌的滨江大道和文化南路食品安全示范街,建立食品安全示范户100户;对374“三小”经营单位分别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人,累计出动执法检查400余人次,执法车辆130余次,重点排查整治“三小”行业生产经营不规范,无证经营、环境恶劣的情况,确保证件齐全,标志明显,操作规范。

(六)公共卫生得到不断加强。一是积极开展健康石泉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了健康城市专项行动,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35处758期,大型公益宣传广告3处,健康文化主题灯箱36处,健康文化长廊一处23版,主题健康步道115级,开展健康教育咨询4296人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4093小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9.4万份,举办大型健康教育讲座261场,受众11720人。全面推进禁烟、控烟工作,开展了无烟日活动和禁烟工作检查,创建市级无烟单位10个,县级无烟单位15个。二是狠抓环境保护。积极落实环境保护“三级”网格化职责,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沿江沿河污水排放、大气污染防治、高中考禁噪、秸秆和垃圾杂草禁烧等13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排污企业环保联络员制度和环境监察执法电子档案,畅通“12369”环境热线,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共处理群众投诉58起,责令限期整改11起,行政处罚1起,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狠抓病媒生物防制。3月份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清洁家园、灭蚊防病”整治活动,各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督促落实重点区域孳生地治理和三防设施完善,县财政出资60万元专项经费,对全县所有重要节点集中统一进行消杀。同时于5月31日邀请省疾控中心专家对我县各单位进行培训,7、8、9月连续三次对县城中心区域重点行业720多个点位进行拉网式的督导检查,下发督办通知书330份,曝光30家不达标餐饮店,逐一夯实防制责任,落实防制措施,确保“四害”密度达到国卫标准。四是其他公卫工作统筹推进。2016年农村改厕上级项目未下达,我县结合移民搬迁等项目,创造条件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工程340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6.82%;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公共卫生基础工作得到全面夯实。五是坚持推进三级联创。池河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已完成公示命名程序;喜河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镇,后柳移民综合开发重点镇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提升;今年我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个、卫生镇1个、卫生村6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个、卫生镇1个、卫生村5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着力夯实工作职责,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一是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能,根据市双创指挥部年度工作安排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对年度三创工作进行了详细周密部署,牵头制发了创建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把年度创建目标任务全面分解落实到各镇各部门。二是针对年度工作重点和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和专题协调会,定期通报进度,点评工作成效,查找存在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进一步夯实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能落地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推进。三是突出“一把手”责任、片区责任、行业管理责任和门前“四包”责任落实,各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片区积极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以常态化的指导、监督、检查推动本辖区及行业领域的创建工作,确保了责任落实和成效巩固。

(二)着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创建氛围。一是搞好大型宣传活动。精心策划了“爱我石泉·争创文明”大型主题演讲、征文大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三创热潮,同时,邀请省市专家对我县各级各部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生态文化等各类三创知识专场培训65场,受众达4.2万余人,有效地发动了全民参与创建。二是加强标语宣传。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战役宣传,在广场、街道、宾馆、路口、车站、景区等醒目地点,制作大型宣传标语185面、中小型广告1688张,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同时,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车体广告、文化墙等形式,积极开展三创知识宣传,做到全民了解支持三创。三是强化媒体宣传。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平台等各类媒体深入开展三创宣传。截至11月底,在省市级媒体发稿35条、县内媒体发稿385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用户发送三创宣传信息197.8万余人次,发动全民参与创建。四是加大曝光力度。坚持在县电视台设立曝光台,累计曝光脏乱差和不文明行为51期,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文明行为,并使一些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三)着力完善创建机制,保障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中始终坚持一手抓创建任务落实,一手抓长效机制建立。一是总结多年创建经验,完善了一系列县城精细化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逐一明确城市管理责任、工作标准、工作要求、监督机制,并严格加强组织实施,县城日常管理全面实现了网格化无缝衔接。二是建立了难点工作集中治理机制,由三创办牵头,各镇各部门全面参与的城乡市容环卫集中整治机制已经制度化;城关镇建立了针对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等卫生易反弹区域一月一治理、每月一评比的镇村联动机制,确保不形成卫生死角。三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建立了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和环卫保洁管理长效机制。四是坚持实行县级领导联片、责任单位包抓、督查员包促的包抓包促工作机制。重新调整了《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抓三创责任片区工作方案》,各牵头单位认真查找片区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以片区责任单位为实施主体、社区密切配合,定期开展片区市容环卫整治,定期检查评比和考核。

(四)着力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跟踪问效。一是严格考核。严格实行三创工作的通报批评权和黄牌警告权,坚持现场督办、限期整改、通报、约谈、问责问效等多种形式的督查督办及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将三创工作作为单项考核,把“三创”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及时运用“三创”工作考核结果,坚决实行“黄牌警告”,以考核促达标;二是严格巡查督查。重新修订了《三创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加大了明察暗访和检查督办频率,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采用现场交办、填发督办通知书和每月下发巡查通报等形式跟踪督办落实。一年来,相继下发督查通报15期,巡查通报9期,专项督办通知书438份,并先后对4个部门进行点名通报批评,通过强力的督办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有力有效地推动了三创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存在主要问题

今年三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三创工作已经开展八年之久部分单位存在人困马乏,停车靠岸思想,导致在工作上有厌战情绪,创建工作力度下降。二是市容环卫管理易反弹。特别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卫生死角多,三堆五乱现象较为普遍;工地渣土污染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沿途抛洒污染城区道路现象突出。三是城乡结合部、集镇入口、高速路出口、国道沿线村庄等重要节点的环境卫生整治还不到位,房前屋后三堆五乱现象普遍,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和整体风貌达不到国卫标准要求。四是农贸市场存在不达标问题。市场内活禽屠宰与销售不分离,水产销售区域管理不规范,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摊一桶垃圾收集设施不齐全,摊前三包制度未落实,市场脏乱差问题突出。五是“六小行业”三防设施不完善、明锅亮灶,消毒措施不落实和露天烧烤扰民问题较为严重。六是三创办部分干部长期与原单位脱离,在个人评优、干部推荐、年度考核奖金发放等个人待遇方面受影响,影响队伍工作积极性。

四、2017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冲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迎验达标。对照创森指标体系,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森林城市建设任务,抓好“六园三林两线”、“两路三园四镇五村”等示范体系建设和创森迎验点位提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中省验收。

(二)奋力推进健康石泉建设,抓好城乡三级联创。全面启动健康石泉建设工作,突出做好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序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全民控烟行动、合理膳食行动等“六项行动”,努力构建“城乡联动、全民共建、持续发展”的工作格局,打造国家卫生县城升级版,全面促进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积极推进城乡三级联创,全面启动熨斗、后柳镇创建国家卫生镇,迎丰、两河、饶峰创建省级卫生镇。

(三)全面启动创建陕西省森林示范县。按照陕西省森林县城创建标准和程序,积极申报并全面分解指标任务,落实创建责任,提升各项绿化指标档次和管护水平,做好自查评估,完善档案资料,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全力以赴确保创建成功。同时创建省级森林示范镇1个,省级森林示范村5个。

(四)切实做好国家卫县城成果巩固提升。从开展部门联合加强市容环卫管理;强力整治脏、乱、差顽疾,营造干净整洁的县城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各集镇入口风貌;全力推进农贸市场规范管理,集中力量和时间整治市场周边环境卫生;深化“六小行业”专项整治,规范临时性摊点管理;科学防治病媒生物,严控四害密度;完善城镇公厕、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关键入手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卫创建成果。

()扎实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水平。继续以汉江两岸山体绿化全覆盖为重点,全面推进县城、镇村及社区和周边山体造林绿化,全面完成2017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加强对城镇园林绿化的抚育管护和补植补栽,做好景区景点周边的绿化提升,扎实推进县城、集镇、社区、村庄及周边绿化美化工程。2017年规划创建各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园林城镇、园林村共计10个以上。

(六)进一步探索完善创建机制体制。紧紧围绕“抓整改、促提升、防反弹、建机制”这条主线,大胆创新,健全机制。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体制,推进依法依规管理城镇,公共设施人性化,管理手段法制化,将广告管理、烟花爆竹、规范养犬等行为纳入地方立法范围,结合本县特点进行补充完善;探索总结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管理机制,促进城镇管理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七)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创建氛围。继续坚持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培训教育多管齐下,电视、广播、手机、各种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宣传方式、宣传媒介、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规范行业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扎实推进三创八进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三创,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八)集中力量稳步推进扶贫包抓村脱贫攻坚工作。围绕“六个精准”、“六个一批”的总要求,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望”做好在册脱贫户的后续跟踪服务,保障全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稳得住、不反弹。同时集中力量做好整村推进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强全村发展后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致富增收产业和致富带头人,带动全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