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贸局立足部门职能,积极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降低工业能源消耗,不断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提高企业自律守法意识,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水平,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把企业准入,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产业导向目录,在工业项目引进上,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招不上,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律不招不上,对环境敏感项目一律不招不上。近几年来,全县未引进落户一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严格按照环保政策法规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手续齐及产能落后的企业。对天汇生物科技皂素生产企业进行关停,实现了重污染“10+3”小企业全面取缔关停。(“10+3”即13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小企业,“10”指小型造纸厂、制革、印染、燃料、炼焦、炼硫、炼砷、电镀农药等10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3”是省政府提出将皂素、冶金、果汁等重污染小企业也纳入取缔范围)。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工业企业环保意识。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节本增效,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强化企业自觉执行环保政策法规的自律意识,鼓励支持企业积极采用高效电机、锅炉等先进设备,以及废气、废水、废渣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天成丝业、天新丝绸建设使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制丝生产污水深度处理循环使用工程。通过混合调节、溶气充氧、压力生化、机械过滤、生物炭吸附等流程处理,使制丝过程产生的污水深度净化,周而复始的构成用水循环系统,缫丝废水回用率达到100%,使吨丝生产耗水下降95%,能耗下降约30%,发挥了节水、节能、环保的显著效果,实现了缫丝废水零排放。
三是开展专项整顿,全面清理环境违法违规项目。对全县20个环境违法违规项目进行了再次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吃透政策,分类处理,将20个项目分解落实到企业、到个人,明确整改标准和时限。根据企业和项目实际情况,按照“三个一批”要求,一企一策地落实工作措施。依法督促企业执行节能环保规范,规范内部管理,通过改善生产工艺、使用先进技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时完善环保手续,建立环保清理整顿清理台账。同时,对项目清理整顿工作中出现的各类不稳定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疏导化解,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工作,确保了环境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全县“冒黑烟”砖厂也在项目清理中得到了有效整治。全县14个砖厂中,对银龙高峰建材、池河良田砖厂、新棉肖明砖厂、中池明先砖厂、城关镇太阳页岩砖厂、长安页岩砖厂、太阳机砖厂依法进行了关停。保留的海西融泉新型建材、龙强建材、永康建材、上坝新型建材、秦盟建材、华林建材、熨斗沙湾砖厂7户砖厂均安装了除尘、脱硫等污染治理措施。
四是引导设备改造,切实推进燃煤锅炉拆改和加油站油气回收。县经贸局认真落实禁煤限煤区内企业燃煤锅炉的拆改工作,及时召开了限煤区企业锅炉改造工作推进会,向企业宣传优惠政策,积极做好与市场监管、环保、天然气公司等部门的协调工作,鼓励并帮助企业实施锅炉改造。天成丝业、新华宾馆、滨江宾馆、家友商贸、绿源工贸等工业、商贸企业均进行了“煤改气”并投入使用。限煤区内的天新丝绸“煤改气”正在加快推进,燃气锅炉已经订购,正在进行锅炉房改造。油气回收方面,全县已投入运营加油站均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并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