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石泉县2013年“三五”扶贫工程半年检查情况的通报

时间:2013-07-31 14:56作者:源自:石泉县扶贫开发局

各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县委及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石各单位:
    2013年6月26日至7月3日,由县考核办、政府督查室、扶贫、教育、民政、卫生部门6个单位组成督查组通过到村实地查看工作进度、走访群众、座谈汇报、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对全县2013年上半年“三五”扶贫工程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合各单位报送的工作进度情况,现将今年以来“三五”扶贫工程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2013年是我县启动实施“三个五”脱贫攻坚战略的第二年,也是深入推进“三五”扶贫模式关键的一年。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认真总结去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三五”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五大工程进展情况。截至7月2日,移民搬迁工程全县共启动新建集中安置点16个,启动搬迁建房1400户5320人,其中贫困人口搬迁800户2750人,由政府包建的特困人口搬迁户140户。同时全面完成了2012年移民搬迁扫尾和迎接省市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连片综合开发工程全面启动了10个整村推进项目村和5个连片开发村,15个项目村现已完成投资512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0万元,单位捆绑资金262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387万元,共发展食用菌77万袋,发展畜牧养殖大户39户,新修圈舍4570平方米,种植经济作物880亩,养蚕发种501张,发展网箱养鱼158箱,发展农家宾馆3个,农产品超市3个,旅游产品加工企业2个,劳务输出2386人;新建便民桥3座,新修产业路2.7公里,连户路3.2公里,村级道路硬化9.5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处,农网改造2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新建通讯基站2座;移民搬迁142户,危房改造104户,新建文化广场500平方米,场地硬化2000平方米,新建村级活动室2个,改建幼儿园1所。重点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工程建立完善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危重精神病人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六条保障线,共为全县6910户16043人农村低保户发放救助资金1197.3万元,为2556人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525.7万元;给予危重精神病人救治83人次,支付医疗救助金32万元;救助流浪乞讨及过境受困人员538人次,发放救助金5万余元;启动了12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竣工8个,完成投资240万元。教育扶贫工程全面落实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争取到西安赛格集团、西安计量院、西安顺合企业等多家爱心企业,博爱教育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对我县一千余名特困中小学生给予了近50万元的现金和物资帮助,2013年贫困大学生的圆梦助学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宣传、贫困学生调查摸底登记和预申请认定等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机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程暨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的通知》(石扶领发〔2013〕3号),对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对象条件、帮扶目标措施、帮扶材料报送、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健康保障工程不断完善特困人口免费就医模式,探索建立特困人口大病救助金预付制度,针对特困人口患大病后又无钱治疗问题,在不违反新农合财务制度的前提下,由“事后报销,为事先预付”,上半年实行提前救助2人次,预付救助资金10万元;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31243人次,义诊6场次2600人;发放贫困人口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三万余份,举办健康保健知讲座156场次;县内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均按一定比例设置扶贫病床共计52张,减免床位费、诊查费、注射费等费用;对5336户11047人特困人口发放了健康保障证,对179人农村特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了全额报销,发放救助资金134万元。
    (二)单位包抓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学生进展情况。按照“县级领导联片,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的包抓帮扶机制,全县今年共确定了112个单位包抓帮扶112个贫困村,100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00户贫困户和1000名贫困学生。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各单位包抓帮扶贫困村的力度相比去年有所加强,大部分部门都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开展调研,与包抓的贫困户见面对接,积极为包联村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帮助村上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截至7月2日,112个单位中有110个单位已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为包联村协调落实了项目187个(其中已完工的项目有120个),协调或直接投入项目资金859.2万元;为贫困户筹集各类帮扶资金及籽种、化肥等物资折价共计52.73万元。包抓贫困学生方面,已经有84个单位为结对帮扶的贫困学生捐赠现金15.88万元,为贫困学生和学校捐赠购买学习生活用品、衣物及教学设备等物资折合现金22.08万元,还有9个单位也到帮扶学校与贫困学生见了面,建立了结对帮扶联系,但还没有具体的现金物资帮扶,目前只有邮政局、联通公司、人保财险公司3个单位没有落实帮扶责任,无任何帮扶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督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一是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将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落实,少数部门对扶贫帮扶工作流于形式和应付,仅限于给予少量物资便算完成任务。二是工作进展平衡,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包抓单位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由于重视程度、单位财力、班子强弱等因素导致进展不平衡。三是部分村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思想不够开阔,对村上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村级建设依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发展产业的动力,干部和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我发展的意愿,与包联单位联系不主动、不密切。四是部分连片开发牵头部门带动能力不强,协调能力不够,捆绑项目落实不力,部分责任单位不够重视,没有到村落实项目,一些帮扶任务和连片开发建设任务不符合村情实际,需要进一步夯实对接,以求切合实际。五是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不规范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对先进典型和亮点经验做法的宣传不够。六是部分单位由于包抓任务量大,包的村多,没有抓住重点,工作任务不明确,将扶贫包抓帮扶工作与县上开展的“一问三包五联”工作混淆在一起,仅仅对“一问三包五联”工作落实的包联户进行了帮扶。七是部分镇扶贫工作力量还有待加强,少数镇扶贫力量薄弱,扶贫干部过少,个别镇仅有1名扶贫干部,还要承担扶贫工作以外的其它工作。八是部分包抓单位报送资料不及时,对要求报送的资料不按时上报,一推再推,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抓扶贫就是抓城乡统筹,抓扶贫就是抓民生,抓扶贫就是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扶贫就是抓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是帮扶单位要增强做好帮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贫困村的帮扶不能停留在送温暖上。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办法,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上;要把帮扶的方向确定在增强农户的发展信心和能力上,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扶持特色产业开发和项目上,把帮扶的关键放在致富思路指导上,把帮扶的措施放在解决贫困村的实际困难上,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在确定帮扶对象时,要将有产业基础、有发展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提高扶贫帮困的实效性。二是各镇要加强对贫困村的指导,积极主动为贫困村谋思路、指路子,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规划,要加强与帮扶单位衔接沟通,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三是镇村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村上的发展要有清晰的思路,要主动与包抓单位沟通汇报。
    (二)夯实工作责任。一是建议包联特困连片区域的县级领导带领相关责任单位到片区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对照年初计划任务对各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逐项再落实,对尚未启动的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规划的项目早日启动实施。二是各包联单位对年初落实的包村任务要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三是各镇要加大力度“补课”,对照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加强整改,对不符合村情实际的建设任务和包村任务进行调整,由村上提出项目调整申请,镇上审核,报联镇县级领导审批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发文调整,需要调整项目的镇村要在8月10日前将申请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四是各镇要安排专人到村指导督促,现场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配合包联单位组织项目实施,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镇各单位要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产业开发上,要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拓展增收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要细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确保我县移民搬迁、连片综合开发、重点贫困人口生活保障、教育扶贫、健康保障五大工程统筹推进。
    (四)强化组织建设。各镇党委、镇政府要把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部分年龄老化、带动力不强的薄弱村级班子予以调整,选强配硬村级领导班子,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人选进队伍,通过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五)注重工作宣传。各镇各单位要加强对亮点工作、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动员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六)加强督促检查。县上将严格执行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通报的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督查,实现督查工作常态化、固定化、长期化,通过督促检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确保全县“三五”扶贫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