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石泉概况> 大事记>正文详情

石泉县2012年年鉴

时间:2013-08-15 16:11作者:源自: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经济概况】实现生产总值41.85亿元,增长17.3%;财政总收入2.3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378万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33.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525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948元,增长16.6%;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到13.4:63.8:22.8;全年实施了150个重点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3亿元,较上年增长28.7%。
    【农业经济】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8.9万亩,总产6.65万吨,油料播种面积9.14万亩,总产1.23万吨,种植蔬菜5.8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00亩),总产5.4万吨,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完成9.64亿元,同比增长6%。
    【畜牧产业】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9.23万头,出栏20.2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1%和5.8%;牛存栏3.17万头,出栏1.3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3%和3.4%;羊存栏5.39万只,出栏5.8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4%和0.8%;禽类存栏68.7万只,出栏105.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4%和7.8%;肉类总产1.97万吨,同比增长5.52%;畜牧产值达到3.77万元,同比增长6.2%。“百千万”工程有序推进,新建万头场1个,千头场20个,百头猪场108个,新建标准化圈舍25000平方米,畜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蚕桑产业】全年养蚕发种 8.1万张,稳居西北五省第一位。积极推行蚕茧订单合同生产,实行蚕茧最低保护价机制,启动实施蚕桑产业发展风险金制度,稳定鲜茧市场价格,保障蚕农利益,实现蚕农与企业双赢,全县三季平均鲜茧收购价格为18.2元/斤。科技创新及推广卓有成效,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围绕蚕桑“省力节本”集成创新了“简易式集约化养蚕技术体系”,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三等奖。全县以蚕桑强村为中心、以养蚕大户和示范园区为重点,大力推广与运用“简易式集约化养蚕技术体系”,实行“3季、9批次”养蚕布局,大幅降低了兴桑养蚕劳动强度,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缺问题,确保了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工业经济】全年培育规模企业5户,完成工业投资额7.2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33.6%。陕西秦巴水利水电设备公司、陕西子润科技公司、陕西双环重型设备锻造公司、陕西博硒富硒食品公司、陕西神源矿产开发公司等一批企业落户古堰工业聚集区,陕西华电安康发电公司落户池河工业园区。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入园企业7户、产值过亿元企业1户。绿色能源、丝绸加工、装备制造、富硒食品四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企业经营规模日益壮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实施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一个建设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套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工作方案)包抓机制,建立“三长”(即分管县长负总责、部门局长具体抓、镇长协调保环境)推进机制,实行 “三线督办”(县级包抓领导随时督办、督查组常年督办和督查室、项目办联合专项督办)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以火电厂、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汉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保障性住房、扶贫移民搬迁等十大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31亿元,同比增长28.7% 。
    【财政金融】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为重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29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0.93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27%和36.85%。全年财政支出创历史高位,达到12.1498亿元,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建立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政银企联系合作机制,全面开展开发性金融合作,争取开行贷款1500万元。融资工作取得新成效,新成立了石泉县城乡开发公司和石泉县惠众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融资业务,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52亿元,增长22.64%,各项贷款余额16.94亿元,增长8.45%。
    【招商引资】坚持“瞄准、舍得”原则,围绕电力能源、丝绸服装、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把节会招商与传统招商、以商招商与亲情招商、网络招商与委托招商交错运用,全方位多层次推介石泉资源和投资环境。先后奔赴北京、西安、榆林、江苏、厦门、广东、台湾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完成到位资金26.2亿元,引进“LED光电科技项目”和“西安铁赢重型模锻厂迁扩建项目” 2个劳动密集型企业。
    【城镇建设】县城杨柳新区已完成三年规划目标,东延项目全面启动,新堰完成了征迁和项目前期,骨干项目陆续开工,建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项目,配套一批高标准的环卫设施,基本完成亮化工程,编制古街提升规划,启动了古街改造;修通了向阳大街延伸段,改造了杨柳大道,杨柳大桥建成通车。“三创”工作卓有成效,改造提升了县城公园,投资2200万元对县城规划区内实施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城镇绿化被市政府表彰,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已通过省级评估,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推进有力。全年开工建设30个新型社区,吸引5252人进城入镇,城镇化率提高3.2个百分点,达到37.4%。被省政府授予“2012年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
    【交通建设】县城杨柳大桥、杨柳环线一期工程、县乡公路安保工程合溪至熨斗、喜河至熨斗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县乡公路示范路38公里、通村示范路288公里,连户路280公里创建任务,顺利通过市交通局验收。按标准完成了县乡公路254.5公里的日常养护任务,全年巩固文明路150公里,年终好路率达88%,道路畅通率达100%,养护工作成效位居全市前列。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运行机制,形成集培训、考核、监督、评定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全年制止、纠正违法行为257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0起,结案率达到96%,维护了交通行业良好形象。
    【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新开工各类保障房3144套,累计完工5479套,竣工交付使用3685套。新增租赁补贴发放265户,全年累计向885户低保租房户发放租赁补贴79.2万元,占新增任务250户的106%。
    【移民搬迁】全县以避险、避灾和扶贫为主要移民对象,以移民户后续发展为关键,以进县城、入集镇、扩社区和特困户包建等移民搬迁安置示范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移民搬迁,全年共建设集中安置点30个,完成移民搬迁安置2341户8660人,占计划任务2200户8140人的106.4%,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验收组好评。
    【绿化造林】投资2200万元对县城规划区实施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建设,全县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50 亩,新建绿化景观11处,新增公路绿化带4500 延米,汉江两岸及集镇周边山体绿化2415 亩,墓地绿化2000 余处,大坑大苗栽植各类绿化树种1.8万余株。全县公路、铁路两侧林带、直观坡面宜林荒山和25°以上坡耕地全部得到绿化,全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汉江绿化治理造林、领导抓点造林等各类绿化造林4.8万亩。精心组织筹备召开了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被市政府评为2012年春季造林绿化先进县。
    【创业就业】制定完善深化全民创业实施意见、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进城创业、小额信贷等一系列最宽松、最优惠的政策办法,全年实现全民创业2974人(户),其中能人创企业70人(户)、农民工返乡创业585人、家庭创业232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4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4万人,创劳务收入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80人,再就业安置225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0人,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271人;建立劳务基地和劳务办事处4个,新发展劳务带头人200名,开发公益性岗位350个,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43%;开展技能培训2726人,开展输出前培训9360人,开展创业培训684人。
    【社会保障】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97人,新增扩面参保830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508人,参保率达99%;征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2366.9万元,发放养老金1620万元,发放率100%。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302人,征收基金460.8万元,为13340人支付医疗保险待遇315.7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431人,征缴医保基金1300.8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06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9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281人,征缴基金98.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186人,征缴基金70.85万元;被征地农民100%纳入了培训和社会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各项基金管理更加规范。
    【水利建设】全年完成水利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实现水利系统工业产值1.122亿元,完成水利招商引资7500万元,完成投资3500万元。实现水产品产量4000吨,实现渔业产值2.3亿元;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540kw;完成基本农田0.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k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2万人。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防洪工程、第二水厂、中小河流治理、小水重点县、“丹治”二期小流域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小水电增效扩容等10个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有序推进,以防洪保安工程为重点的项目前期储备扎实有效。
    【教育事业】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全年累计投入1494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新建幼儿园3所,新建改建学校5381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两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和职教中心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工作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人事实现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教育工作重心彻底转向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466人,实现新突破。全面启动教育扶贫工程,投入916万元顺利实现了学前一年至高中阶段13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并在中省交流经验,全年多方筹措圆梦助学资金220万元共资助各类贫困生302人,首批定向委培了4名贫困大学生免费上大学。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更趋健全,石泉籍残疾运动员夏江波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女子50米自由泳S3级和100米自由泳S3级决赛中勇夺两枚金牌,并打破100米自由泳S3级世界纪录。
    【卫生和计划生育】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立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组建成立了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三个县级公立医院班子成员全部聘任到位。实施了药品三统一,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全面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历史债务已按规定打包剥离并制定了偿还方案,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新建30个农村片区卫生服务中心(室),进一步夯实农村卫生工作基础,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启动实施了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工程,对5061户特困家庭共11058人发放了免费就医卡,办理医疗费全报销1448人次共436万元。全面提升计生服务国优县、综合改革示范县水平,开展优生检查、流动人口、诚信计生三大创建,着力破解计生执法、手术动员、流动人口管理难点,全面实现人口和计生工作目标,被中省表彰为阳光计生示范单位、综合改革示范县、诚信计生示范县。
    【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步伐,出台《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鼓励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石泉县文化发展奖补暂行规定的通知》以及老艺人老学者享受政府津贴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健全机构和人员,落实保障措施,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调频广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启动影视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展览馆、红军纪念馆、杨柳体育馆、县城古街改造、禹王宫广场以及后柳、熨斗古镇改造及镇文化站和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设施项目。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鬼谷子文化研讨会,落实汉剧保护传承阵地,扶持文化社团发展,全年新增文化企业9户、文化社团8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324万元。成功举办春节文艺展演、首届民歌大赛、熨斗泡汤会、世界小姐和“石泉十美”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演出20余场次,放映电影2595场次。推出了夏江波和赵明翠等先进典型,引领全县人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大幅提升。
    【扶贫开发】大力实施 “三个五”脱贫攻坚战略,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重点,投资6500万元实施了曾溪镇同庆村、印石村等9个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全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480人、农村五保对象789人;建立了千名干部结对包抓千名贫困学生的包抓帮扶机制,对6000户农村特困家庭发放了就医卡,实行住院治疗全额报销;深入开展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建立了12个扶贫互助协会,发放借款726万元,为650户贫困户贷款1000万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500人。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循环发展理念,整合资源、培育主体、加强扶持、强化服务,集中人力、财力、精力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县启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10个,其中,循环农业园区5个(池河镇嘉晟生态农业示范园、明星“猪一沼一桑”现代农业示范园、谭家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杨柳现代农业示范园、两河现代农业示范园);林业园区4个(杨柳苗木花卉示范园、熨斗茶叶示范园、云雾山林下养鸡示范园、中池蚕桑产业示范园);渔业园区1个(石泉县富硒生态渔业示范园)。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40792亩,核心区面积8142亩,示范基地32650亩,总投资6.8亿元。池河镇嘉晟生态农业园和明星“猪-沼-桑”现代农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旅游产业】全面启动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坝大峡谷二期建成营业,并启动了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云雾山和后柳水乡整体开发进展顺利。全面打造以迷人夜景和提升服务业水平为重点的旅游县城创建,已运营景区游客趋旺,接待人次突破200万大关,全县共接待游客211.93万人次,农家乐、宾馆、饭店生意持续红火,消费增长明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8亿元,旅游已成为县域最具魅力最能长效的一个支柱产业。成功举办中国石泉“生态旅游杯”第62届世界小姐大赛陕西总决赛。
    【杨柳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全年实现项目开工46个(含续建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聚集人口1017户3182人(已入住476户1485人),新区人口达到2747户9306人;投资兴业45户,新进规模企业2户;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37元,较上年增长2556元,试点区“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步伐加速,三年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平安建设】  以“十八大”安保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安石泉”建设,扎实开展“三访三评”以及“三问三解”活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和大化解,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39起。强化社会治安专项严打整治,严厉打击“法轮功”、“门徒会”“全能神”等邪教组织,及时开展大案要案查处活动,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5人,破获命案5起。以“八网建设”为骨架,“五项机制”为保障,全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853”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了“信息灵敏、反应迅速、防控严密、打击精准”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实现了全县“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