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石泉概况> 石泉史志>正文详情

《石泉县志》——概述

时间:2020-08-18 15:04作者:佚名源自:县档案史志馆

石泉背负莽莽苍苍的巍巍秦岭,怀抱秀色空蒙的妩媚巴山,一泓宛若游龙的灵性汉水穿城而过,连接秦岭之父爱和巴山之母爱,“两山夹一川”,阴阳合璧天成!

石泉位于陕西省南部,属安康市辖县。县城距西安市168千米、安康市96千米。起源自旧石器时代的悠久历史,植根于五方杂处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石泉县城,古称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夏商属古庸国,春秋属巴国,战国先后属楚国、秦国,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始置安阳县,治敖头东十里汉江北岸。当代石泉延续着子午古道、汉江水道的地缘基因,阳安铁路、210、316、541国道交会于县城,十天高速、西汉高速横贯其中,是连接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的交通要道。北有云雾山,相传鬼谷子经历之处。南有灵雀山,唐代建有灵雀禅院,传为禅宗七祖怀让剃度出家之地。直谷南口池河镇,魏晋至隋唐时,州、郡、县治此;因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而闻名世界,被誉为“金蚕之乡”。

灵蓄南国一派秀,势承秦巴二脉雄。石泉地处东经108°00′58″~108°28′43″,北纬32°45′49″~33°20′23″,跨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地槽型加里东褶皱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为南北地理、气候、生物分界线,南北生物和古生物孑遗富集。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人们眼中贫瘠、落后的地区,也因而保留了山青水绿天蓝的优质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成为强有力的地缘优势。1516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水能和硒资源,是“南北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材基地”。

这里有活化石之称的红豆杉、铁杆杉、银杏等林木树种51科87属134种;收录国家《药典》的中草药材达244种,分别占全国和陕西的52.8%和71.8%;有禽兽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沟河纵横密布,水电能源充沛,有“水电之乡”之美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围绕“山水园林、宜居休闲”城乡建设目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防林工程和清洁工程、美丽乡村工程等生态建设,累计水保治理593.4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降到41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2.2%。黄姜皂素加工业、水泥、缫丝、采矿等工业重点污染源治理达标,地表水、城区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Ⅱ标准。处处苍翠欲滴,清流不息,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一个身居要塞的千年福地,一片美丽富饶的绿色热土,18.2万人民享尽上苍的恩惠。

温润物丰、生态优越的宝地石泉,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养生宜居乐土!

石泉,虽无名山大川之霸气,然而上苍赐予了“石泉十美”的优良禀赋,仍不失小家碧玉之娇俏与纯情。有重峦叠嶂起伏跌宕的峰林,怪石嶙峋形神兼备的基岩,峡谷奇洞喀斯特地貌等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河溪、天池、人工湖库、飞瀑、碧潭等清澈秀美的水文景观;森林季相、植被垂直、古树名木、中草药材、野生动植物等绚丽多彩的生物景观;垂直气候、云海雾凇、朝晖夕阳、冰雪雨幕等缥缈奇幻的天象景观;子午古道、文化遗址、古镇民居、山寨文化、成渝湘赣民俗和红色文化等绵长悠久的人文景观。五类景观俱全,旅游资源交融,大可领略到大江南北自然与民俗风情。春天百花争艳,夏天凉意沁人,秋日红枫黄花,冬天瑞雪压松,真乃人间仙境!

坐拥锦绣多天骄,只争朝夕领风骚。2003年1月,石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旅游开发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魅力和潜质的新兴产业,列入“两区两带”经济发展战略,文旅融合、产业融合,成功创建燕翔洞国家4A级景区和中坝大峡谷3A级景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个,省级旅游示范村4个,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秦巴水乡,石泉十美”声名远播,是一个尽享天伦的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平地一声响春雷,枯木逢春万物生。1990年以来,石泉县以全新的开放视野放飞思想,无畏的改革精神迸发活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加强国内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贸易,形成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逐步建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01年后,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持续整治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态旅游、电力能源、绿色食品、丝绸服装、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呈现强优态势,“创业、创新、创优”新的竞争优势凸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进入集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990年1.75亿元增长到2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4亿元,占生产总值5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878.2万元增长到5430万元;一、二、三产比重由42.3:40.8:16.9优化到17:55:28。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县委、县政府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五个一”致富工程、脱贫攻坚工作、新农村建设、“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建设和“三业富民”发展战略,扩大劳务经济,以创业促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先后实施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等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推广生产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同时,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以及瓜果蔬菜、烤烟、魔芋、茶叶、林果和杜仲、五倍子为主的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使其成为农村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重要来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444元增长到2010年4026元。

培养工业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石泉县先后新建一批工业企业,形成“丝织、化工、建材、食品”四个初具规模支柱产业和工业群体。1990年,继续完善工业企业经营机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采取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改革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年,开始探索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1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发展丝绸、建材、水电、生物、化工五大支柱产业,轻重工业比例更趋协调,工业生产逐年增长,重点产品产量明显增加。2003年,全面开展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7年8月,县属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国有序列。至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32 729.1万元,首次突破20亿元。蚕桑生产从农村多种经营项目发展成为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捻丝织绸及副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成为石泉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工业扩张、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77 980亩,蚕茧产量3560吨,有规模以上丝绸工业4家,缫丝加工能力7000绪,实现蚕桑产业综合收入2.56亿元。除汉江干流开发石泉电站和喜河电站外,建成农村小水电站12座,装机总规模29 775千瓦,年发电量9618万千瓦时,占可开发量60.6%。乡镇、村通电率100%。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995年后,开始大规模电力、通信、公路,以及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进入全国公路大网络。阳安铁路、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210、316国道交会于县城,接通西汉(西安至汉中)高速,改造完成安(康)石(泉)、石(泉)两(河)二级公路,融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半日圈。至2010年,县境内公路1764.6千米。其中,国道137.3千米,县道147.6千米,乡道276.8千米,村道1202.9千米,高速路27.6千米。

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县城现代化、集镇城市化、村庄集镇化”。至2010年,县城规划区由3平方千米扩大到18.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87平方千米,城镇化率上升到31.1%。通过移民搬迁、安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相继实施甘露工程、集雨节灌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81%。建成移动基站90座。其中,3G基站14座,通信光缆750千米/皮长;GSM基站21处,CDMA基站28处,直放站3处。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电信、移动、联通及互联网等多家经营的格局。

开放包容,万象俱新,石泉逐渐成为一方竞相施才的投资兴业热土!

石泉县提升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石”奠基工程、“普六”“普九”、教育强县和农村文化卫生设施建设,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保障体系,卫生保健、防疫及医疗水平逐步提升。实施“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文明卫生县城建设,着力打造“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安康副中心城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创建计划生育管理示范县、计划生育“三为主”县、计划生育合格村、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人口增长逐步得到控制。

提高保障水平,社会保险制度由企业养老保险扩展至失业、生育、工伤、医疗5大险种,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从城镇扩大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正式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优抚、应急救灾、扶贫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留守儿童教育管护机制,获2010年度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改革开放以来,石泉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新的开放视野解放思想,以无畏的改革精神迸发活力,全面推进经济兴盛、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石泉,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福祉,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翻开了激荡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然而,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中,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矛盾仍需加强,还有集中分布在中高山区及边远地区的1.65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前进道路上仍会常遇深层改革的难题,时历栉风沐雨的艰辛,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大胆探索、理性思考和奋斗不息。

千帆过尽,勿忘初心,风流人物,还看今朝!